近年來,光伏產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但西北地區因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想要擴大光伏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和增強產業集聚還有一定的困難。
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范文杰) 近年來,隨著國家對清潔能源需求的不斷增加,光伏產業發展也進入了快車道,光伏行業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今年全國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寧夏政協副主席楊培君也把關注點投向了光伏產業。
“光伏產業是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的重要舉措。”楊培君委員調研中了解到,光伏等新能源將成為未來的主體能源,其中西北地區以日照資源豐富,在國家能源戰略布局中占據重要地位。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西北地區累計光伏裝機容量63.6GW,占全國光伏裝機總量的25%。
“以寧夏為例,近年來光伏制造業發展迅猛。目前已形成涵蓋多晶硅、硅棒、硅片、電池組件等主要環節的光伏制造全產業鏈,已成為國內重要的光伏材料生產研發基地。”楊培君認為,加快發展以光伏產業為主的清潔能源是加快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降低碳排放強度的迫切要求,為助力西北地區能源產業轉型升級,推動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的機遇。
但是楊培君在調研中也發現,因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后,想要擴大光伏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和增強產業集聚還有一定的困難。
“還是以寧夏為例,目前寧夏光伏的體量還遠遠達不到國家能源發展需求,光伏在能源及電力結構的占比較小,未來仍需大力支持。”為此,楊培君希望國家加大開拓西部地區新能源電力外送市場,擴大新能源消納空間,帶動西北地區光伏風電資源開發,為西北地區光伏發電提供充沛的市場空間。
太陽能、風能等新能源綠色低碳環保,但受制于自然和技術原因,存在隨機性、波動性、不連續性的問題。楊培君建議,相關部門應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建設更多的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設施,通過提供足夠的調節資源,滿足電力系統安全穩定運行要求;同時建議國家應把發展清潔能源產業作為撬動西北地區產業結構、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支點,支持太陽能晶硅產業鏈布局在寧夏等可再生電力資源豐富的省區。
楊培君還呼吁國家發改委、工信部等部委圍繞擴大光伏產業規模、延伸產業鏈條和增強產業集聚,為西北地區工業轉型升級、調整工業結構給予支持。“希望大力推廣分布式光伏發電、‘光伏+供暖’等適宜西北地區農村用能改善的技術及模式,減少碳排放,解決農村冬季無集中供暖問題。”楊培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