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6日電(記者 陳晶)“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擬通過遠程智能聽診器、智能心電記錄儀、遠程超聲會診系統等手段,由學會7000余位專家,通過‘一對一’結對子的方式對患者進行遠程診療,對鄉村醫護人員進行遠程培訓,提高鄉村醫生的健康管理水平,并定期組織遠程健康教育活動,提升村民的健康意識。學會還將依托200多個全國公益培訓基地,逐步擴大‘鄉村振興衛生能力建設基地’的規模。”3月2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心胸血管麻醉學會秘書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主任醫師敖虎山,在線上為四個省市及一區19個鄉村的“鄉村振興衛生能力建設基地”揭牌和簽約時說。
“開展這一項目,源于我多年的調研了解,目前,我國鄉村醫療衛生保障還存在很多亟須補齊的短板?!卑交⑸浇榻B,比如群眾的健康意識薄弱、村衛生所抗生素濫用依然存在、部分疾病的誤診率較高、村衛生室的診斷設備較為落后、鄉村醫生的能力亟須提高、鄉村醫生扎根鄉村的意愿不強烈等問題比較普遍。
“加強健康建設是全面推動鄉村振興的一項重要工作。積極推進鄉村振興,提高農村的醫療保障水平,逐步縮小城鄉差距也是實現共同富裕的一項重要內容?!卑交⑸奖硎?。
那么,如何建設高質量的鄉村醫療保障體系?敖虎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推動企業、地方政府與專業的醫學團隊合作,為村民提供接地氣的健康教育,包括健康知識視頻、用藥常識、日常慢性病管理、常用急救技術培訓等內容。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手段,讓健康知識更快更好地走入每一個農戶家庭。以村醫為核心載體,通過有計劃地實施培訓來提高村醫的健康教育能力,讓每一個村醫都成為一個流動的健康教育活動站。
每年國家都有大量的醫療專家、衛生健康部門的官員退休,他們健康治理經驗豐富、社會資源廣泛,是加強鄉村醫療能力建設所急需的人才??梢怨膭钸@些人才回鄉發揮余熱,在鄉村健康發展規劃、醫療技術傳幫帶、健康教育、引進人才和資金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從國家到地方政府、有關部門也要建立相應配套政策,在人才使用、基本保障、創業創新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務,讓這些人才能夠留得下、留得住、留得好,為鄉村醫療能力建設做出更多積極貢獻。
在鄉村振興戰略中,要注重發揮遠程醫療的作用,比如推廣采用遠程超聲、遠程聽診器、遠程心電等較為成熟的方式,快速連接鄉村患者與高端醫院的專家,減少誤診和就醫成本,提高診斷的精準度,以技術縮小城鄉醫療水平差距,實現對鄉村醫生的遠程培訓和指導,提升村醫的水平和能力。國家層面要有頂層設計,地方政府層面要有落地方案,鄉村醫生要配備承接條件,醫保部門要銜接好報銷比例,各環節要形成合力共同推動。針對我國鄉村分布廣泛而分散的特點,要大力推進適合鄉村醫生使用的小型中、西醫診療設備的研發創新,便于“赤腳醫生”攜帶并翻山越嶺,從鄉情出發,扎扎實實做好為農民的科研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