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王惠兵)目前,我國已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與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相比,我國在構建養老服務體系上的資源投入仍存在較大差距。隨著我國城鎮化水平不斷提高和家庭結構的變化,家庭的養老功能正在弱化,社區已成為開展社會化養老服務的重要支點。”全國政協委員、福耀集團副董事長曹暉坦言。
“要進一步充實基層力量,打造以社區為核心的新型養老共同體。”在曹暉看來,當前社區機構養老職能缺位,無力專職專責地履行社區養老服務職能,使得諸多頂層設計無法行之有效地落到實處。因此,建議在社區機構中增設養老職能、功能模塊,向上對接民政、財政、發改等政府職能系統,向下對接社區老年居民,向外對接商業化養老專業機構,因地制宜地有效發揮社區在養老服務體系中的樞紐作用。
曹暉提出,加快發展智慧養老,大力推進社區養老信息化、智能化建設,既要“醫養”,也要“康養”,實現“醫養”“康養”一體化整合。鼓勵社企聯動,大力培育包括企業、個體戶、公益組織在內各類養老服務主體,為其進入社區提供養老、適老服務創造便利條件,并在財政、稅收、工商、規劃等方面予以鼓勵和支持。加強老年人教育,對現有的老年大學進行升級改造,通過信息化手段實現“老年大學進社區”,鼓勵社會力量開辦面向老年人再就業技能、興趣發展等方面的公益性教育機構,倡導和支持開設相關心理課程,為老年人提供心理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