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王金晶)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在經濟建設中實現了市場和政府優化組合的載體價值,在維護行業和諧、促進行業發展,配合社會治理等方面,建立了政府與行業的雙向交流和溝通作用。近些年,各種協會也如雨后春筍,而在發展過程中,一些行業協會商會出現了很多負面問題,導致社會公信力嚴重缺失。
全國政協委員、遼寧海帝升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金憲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談到,有的協會向會員亂收費、高額收費,謀取經濟利益,讓企業不堪重負;有的協會打著政府派生的旗號謀私利,偏離職能定位,讓企業家不堪其擾;有的協會有名無實,形同虛設,加重了財政和企業的負擔,這些亂象監管不到位嚴重影響了行業協會組織的形象,造成非常惡劣的社會影響。
金憲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就規范行業協會、商會等社會組織團體,凈化組織團體發展環境,進一步提升社會團體的服務能力,加強和規范社會團體的管理,優化營商環境提出建議。
金憲表示,要落實職能部門監管職責,建立綜合監管機制,協同相關職能部門加強行業監管,加大執法力度和曝光的力度,查處一類案件,規范一個行業。建立健全長效監管機制,開展行業協會商會常態清理整頓工作,針對性地開展重點領域和環節的清理工作,取締、取消名存實亡、風險隱患大的協會,并形成回頭看長效監管機制。常態化指導和監督糾查,樹立健康發展理念,職能部門明確有效監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