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7日電(記者 凌云)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規劃綱要》,提出“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充分挖掘文化旅游資源,以文促旅、以旅彰文,講好巴蜀故事,打造國際范、中國味、巴蜀韻的世界級休閑旅游勝地”。這,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住川渝政協委員攜手履職的底氣和動力。
委員們通過前期調研了解到,川渝兩地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積極配合國家編制《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規劃》,已共同簽訂戰略合作協議63份,成立合作聯盟11個,聯合舉辦展覽展示活動50場,實施川陜蘇區紅軍文化公園、五華山康養旅游度假區等9個重大項目,累計完成投資56.7億元。
如何進一步推進區域文化旅游高質量發展,提升巴蜀地區文化旅游整體競爭力?兩會期間,住川渝全國政協委員聯名提交提案,呼吁從國家層面統一規劃、統籌協調、系統推進,支持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
提案提出,要優化走廊頂層設計,給予政策機制傾斜。在現有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協調機制下,建議成立“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設領導小組”,支持川渝創建國家文化與金融合作示范區,推動建立多層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旅產業投融資體系。推動成渝地區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的無障礙實施,爭取國際游客“蓉進渝出”和“渝進蓉出”。
委員們還吁請支持川渝創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館、國家數字文物創新應用試驗區、巴蜀文獻中心等重大項目;支持長江流域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和巴蜀特藏文獻保護研究利用工程建設,支持川渝精品劇目創作;支持將川劇、蜀繡、石刻等川渝代表性的非遺項目列入聯合國教科文非遺名錄儲備名單;支持川渝新創建一批國家5A級景區、國家級旅游度假區、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支持打造重點節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