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林儀)“中華民族是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卻沒有能夠在外交、商務、節慶等正式場合穿著,代表國家民族形象的禮儀服裝。”全國政協委員、民建福建省委副主委、大帝集團董事長呂培榕對此十分揪心。
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曾于2017年印發《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實施中華節慶禮儀服裝服飾計劃,研究承接傳統習俗、符合現代文明要求的社會禮儀、服裝服飾等。加強服飾文化傳承,推廣應用民族性與時代性、國際性相協調的中華服飾日益提上日程。
“此舉可行,也極必要。”呂培榕認為,中華服飾文化傳承與創新應用亟須頂層設計,調動更多力量深度參與。他建議發布《關于中華服飾文化傳承與創新應用的指導意見》。政府有關部門、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研發機構、龍頭企業、展貿平臺共同參與編制,指導各項工作有序開展。同時,推動重點地區制定中華服飾產業發展扶持政策。建議廣東、福建、浙江、重慶、成都等地政府部門在健全面輔料-研發設計-生產-流通產業鏈,培養專業人才、市場推廣應用等方面加大政策協同引導,選址建設中華服飾創意設計園區。
“要發揮中央媒體、新媒體等各類媒介作用,建立中華服飾系統傳播體系,深化輿論引導和思想引領,促進更大群體一致理念,積極主動參與。”呂培榕建議在全國兩會、重大節日慶典,及外交、商務、文化、工信等部門在外交禮儀、商務活動中,適時將中華服飾作為統一著裝。還可以借助傳統文化、經典影視作品、熱門IP,打造集觀光體驗、休閑度假、文化輸出為一體的世界級主題樂園品牌,增強中華服飾文化的世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