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8日電(記者 高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文藝創作者應承擔起記錄新時代、書寫新時代、謳歌新時代的使命,從當代中國的偉大創造中發現創作主題、捕捉創新靈感,深刻反映時代的歷史巨變,描繪時代的精神圖譜。”全國政協委員、吉林省政協書畫院副院長劉廣建議,組織力量創作、編纂出版“長征、大運河、長城、黃河、長江”中華文化重大題材繪畫大系,把當代中國發展進步和當代中國人的精彩生活表現好、展示好,把中國精神、中國價值、中國力量闡釋好,突出新時代繪畫創作的重大意義。
劉廣說,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皆是中華文明的精髓,是中華文化的核心與標志,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弘揚、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支持和鼓勵藝術家創作能夠與偉大時代相匹配的藝術精品,用藝術創作來展示國家和民族的形象,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中的民心相通,對形成中國畫派、中國風格和中國氣象具有重要意義;增強文化自信,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把藝術理想融入黨和人民事業之中,對推動文藝事業實現更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集中展示新時代中國大好河山的繪畫成就,筑就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時代的文藝高峰,成為每一個中國人認同的國家文化記憶,對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藝創作道路具有重要意義;創作具有強烈國家魅力和鮮明時代特征的繪畫作品,對于培育和提升國民特別是青少年美育情懷,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重要意義。
為此,劉廣建議,國家相關部門統籌、論證、命名、啟動,籌建創作領導小組和藝術委員會,擬定實施方案及辦法,根據畫種、組織、地區設立專業創作委員會;設定組織機構,設立專項資金,建立流程細則,開展實施創作。組織代表赴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長江五大繪畫主題創作地采風寫生,深入生活,扎根基層,親身感受在黨領導下的百年巨變,描繪自然景觀、歷史文化遺址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生動場景,為實施創作提供真實依據,為后期展覽、出版積累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