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9日電(記者 張原 李寧馨)“建議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等部門進一步加強和規范票據的使用管理,增強票據業務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糾紛,確保金融市場安全穩定。”全國工商聯副主席,天津市政協副主席黎昌晉調研后提出相關建議。
黎昌晉發現,伴隨著商業票據在商業交易活動中的普及,商業票據難以兌付,票據轉讓的爭議糾紛層出不窮。分析原因,主要是票據背書轉讓流轉環節多,流轉過程中其中一方承兌人信用出現問題,從出票人、背書人、承兌人、保證人出現連鎖反應,而且導致最終的持票人兌付困難。同時,票據向銀行申請貼現后,承兌人拒絕支付或者無法支付款項,從而導致貼現的銀行一方蒙受損失。且票據流轉過程中持票人遺失票據或者超過票據權利時效,導致持票人向承兌人主張權利困難;背書程序操作不正確或者蓋章不清晰等導致票據背書環節發生糾紛。
“虛開遠期空頭支票,偽造或者冒用他人票據騙取貸款或者錢款的刑事案件也在商務活動中經常發生。”針對存在問題,黎昌晉建議適時修訂《中華人民共和國票據法》和《票據管理實施辦法》,事前指導和防范票據糾紛發生。
“要推動票據流轉方式數字化、電子化、無紙化,從而減少票據流轉過程中因流程不清晰、蓋章不明確等引發的糾紛。”黎昌晉提出,上海票據交易所 2016年12月8日開業運營,票交所運行后陸續出臺了票據信息披露、票據貼現等操作指引,但實踐中票據轉讓環節糾紛仍層出不窮。他建議,進一步推廣全國統一票據交易平臺,實現票據流轉環節的規范化、透明化,使公眾和普通企業均可清晰透明地查閱票據流轉的真實性、有效性,這將大幅度降低票據流轉環節的糾紛和詐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