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瀟賀古道新經濟帶,有助于打造連接粵港澳大灣區和對接長江經濟帶的重要紐帶、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通道、有機銜接‘一帶一路’的重要樞紐、桂湘粵經濟高質量發展合作區,具有重大戰略價值。”全國政協委員夏飛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瀟賀古道新經濟帶涵蓋桂粵湘三省(區)7市所轄42個縣(城區),核心城市為賀州市、梧州市、永州市和肇慶市,轄區面積61424.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747.17萬人。
為了切實推動瀟賀古道新經濟帶建設,夏飛委員建議:
(一)將瀟賀古道新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
深入開展構建瀟賀古道新經濟帶發展調研,盡快編制《瀟賀古道新經濟帶發展規劃》,構建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下東、中、西協調發展示范帶。
(二)加大中央項目和財政、金融支持
在國家層面設立區域協調發展專項基金,加大對瀟賀古道新經濟帶等區域協調發展重大項目建設進行資金扶持;在財政、金融政策上加大支持力度,扶持瀟賀古道新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和重點產業發展,為重點項目、支柱產業、重點企業和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提供傾斜支持。
(三)在用地計劃方面給予傾斜支持
探索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與經濟帶建設相協調的調控機制,適度增加土地利用年度指標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指標,統籌安排增減掛鉤及農村土地整治的規模、布局和時序。
(四)加大生態補償資金支持
中央財政加大對瀟賀古道新經濟帶內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力度,推進排污權、水權、碳排放權和林權制度改革,形成體現資源環境價值的市場化補償機制。
(五)國家人才和引智項目重點支持
在“西部之光”“博士服務團”“院士工作站”等重要人才和引智項目上給予重點支持、優先支持。
(六)省(區)發展規劃“多規合一”
經濟帶沿線各省(區)探索“多規合一”,編制統一的發展規劃,重點解決經濟帶沿線各省社會發展規劃、城鄉規劃、土地利用規劃、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等并存,“多規”不合的問題。
(七)加強綜合交通網絡建設的省(區)際合作
建立健全省(區)際協作機制,推進瀟賀古道新經濟帶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建設,對湘桂運河、桂林—江永高速、灌陽—東安高速、貴港—云浮高速、桂林—廣州貨運鐵路、柳州—廣州高鐵聯絡線、長沙—海口鐵路等前期研究項目加快推進,加快各跨省(區)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政策協調和綜合推進。
(八)鼓勵核心城市特色化差異化發展
鼓勵核心城市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對各城市重點發展的產業及功能定位實現給予專門扶持,如支持賀州加快打造綠色高端碳酸鈣千億元產業集群,加快廣西東融先行示范區(賀州);支持梧州加快推進六堡茶交易中心建設;支持肇慶市建設“粵桂畫廊”康養休閑旅游度假產業;支持永州建設成西部陸海新通道關鍵節點和桂湘粵區域商貿物流中心;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