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聚焦 時政 動態 原創 國際 熱點

首頁>要 聞 >國際

制裁之下伊朗遭遇“行醫難”

2022年03月10日 16:52  |  作者:高文成  |  來源:新華社
分享到: 

新華社德黑蘭3月10日電通訊:制裁之下伊朗遭遇“行醫難”

新華社記者高文成

“過去很容易獲得的醫療設備,特別是那些國內難以生產的,如手術縫合線、吻合器、血管造影設備和支架等,目前都很難獲得。”談及美國制裁,伊朗血管外科醫生阿里一臉無奈。

“即使這些設備可以買到,價格也太高了。”他說,藥物也是這樣,制裁給病人帶來了太多難題。

2018年5月,美國政府單方面退出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隨后重啟并追加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沖擊伊朗國計民生。伊朗獲得進口藥品、設備等醫療物資嚴重受阻。“醫療行業的一切都受到制裁的不利影響。”德黑蘭一家醫院的手術室主管瑪麗亞姆說。

美國重啟對伊制裁時瑪麗亞姆是一家醫院的護士長。她回憶說,最開始的反應就是伊朗貨幣大幅貶值,醫療用品進口商和分銷商雖然有庫存,但為了避免因外匯市場波動而遭受損失,一直沒有向市場供應設備。

“這些產品沒有充分供應國內市場,導致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她說,這類產品的黑市就這樣建立起來了,價格也因此飆升。

病人是最終的受害者。瑪麗亞姆至今記得一個讓她心酸的故事:在美國重新實施制裁后不久,有個家庭迫切想買一個心臟起搏器,為了救父親的命,他們愿意支付三倍的價格,然而卻買不到。

制裁之下,不少外國醫療設備公司撤離伊朗市場,幾乎取消了所有售后服務。瑪麗亞姆說,現在不少設備壞了,在國內修不成,必須送到國外修理,成本很高。

她說,盡管美國一直聲稱藥品等人道主義物資不在制裁名單上,但制裁對伊朗銀行系統等的廣泛限制,使國際上的藥品和設備很難進入伊朗市場。“美國人裝作不知道,買東西是要花錢的。”

新冠疫情在伊朗暴發后,人們本希望美國會適當放松制裁。瑪麗亞姆說,可美國沒有,制裁的影響在疫情下變得更加明顯。“許多人因為制裁導致的物資短缺而失去生命。最初幾個月里,藥品瑞德西韋的價格大幅上漲,我們也沒有足夠的呼吸機。”

她說,制裁迫使伊朗醫用設備制造商開始加強生產,相關產品的國內生產力有所提高。但伊朗醫療用品的進口商和制造商艾哈邁德說,國內的生產技術是個大難題,“制裁阻礙了向伊朗轉讓現代技術,拉大了伊朗與世界其他國家在這方面已經存在的差距”。

分析人士認為,在奧地利維也納舉行的伊核協議恢復履約談判已進入“最后階段”。瑪麗亞姆對未來和解除制裁抱有很高的希望:“如果制裁解除,伊朗將能夠更容易地進口產品和升級設備,企業可以進口配件和修復損壞的設備。”

“我不會對更好的未來失去希望。如果制裁解除,我們將能夠與國際社會互動,引進國外尖端技術,并顯著改善醫療服務。”艾哈邁德期待著。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制裁 伊朗 設備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二区视频 | 日日摸夜夜摸狠狠摸中文字幕 | 一本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66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日韩精品码在线一区 | 一本大道中文日本香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