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一入政協門 當好政協人
——江蘇省淮安市政協加強委員履職管理小記
人民政協網淮安3月17日電 (通訊員 王成虎 張劍 記者 江迪)
“沒料到2月20日上午報到,下午就參加市政協組織的專門委員會入委委員會議和履職黨支部會議,隨后還有長達4小時的委員培訓。委員身份的榮譽感、責任感、使命感一下子就提升了……”江蘇省淮安市政協“90后”新委員、金湖縣小水滴志愿服務協會會長陳菲感慨地說。這也是淮安市政協利用換屆契機,加強委員履職管理的一個縮影。
???把好“入口關”
已連任兩屆淮安市政協委員的市圖書館副研究員宋江紅,得知市政協繼續推薦她為九屆市政協委員時,心里有說不出的喜悅和感動,這不僅是市政協對她的信任,更是對她履職盡責成績的一種充分肯定。
宋江紅立足崗位工作,積極參與圖書館“城市閱讀一卡通”“城市書房”“月季小筑”“建黨100周年紅色主題閱讀進社區”等活動,連續五年履職考核均在96分以上,2019年被市政協表彰為“優秀政協委員”。
為打造一支高素質的委員隊伍,換屆前,淮安市政協積極對接市委組織部、市委統戰部做好九屆市政協委員人事安排,對界別設置提出科學建議,并根據上一屆委員的履職情況,對連任委員名單提出合理化意見,尤其是對于平時積極參加政協各項活動、工作認真負責、成效顯著的委員打破屆數限制,讓真正想干事、能干事的委員看到希望。在新委員產生上,認真落實中央、省委、市委和有關文件精神,嚴格按照政協章程和程序產生九屆市政協委員,嚴格把好委員入口關,盡可能把在各個領域有較大影響又熱心政協工作的優秀人士吸收到政協隊伍中來,力爭使政協委員既有代表性,又有社會影響和參政議政能力。
???凝聚“向心力”
“我剛接到成為市政協委員的通知,隨后就接到了市政協文化文史委工作人員的電話,邀請我加入文化文史委履職黨支部群,一下子有了一種找到組織的感覺。”新委員、江蘇創堯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陸堯說。
為加強對政協委員履職管理工作的領導,淮安市政協注重完善委員履職管理工作的組織支撐,推進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的全覆蓋。加強政協黨的建設,建立7個專門委員會履職黨支部,委員名單確定后第一時間吸納委員加入履職黨支部,完善組織關系不在政協的黨員委員參加政協黨組織活動的有效辦法,實現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的全覆蓋。建立市政協主席聯系黨外副主席,黨員委員聯系黨外委員經常性工作機制,聽取意見建議,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部署,加強團結聯誼。九屆一次會議期間,組織中共黨員動員會議和專門委員會委員履職黨支部會議,強化黨員委員履職擔當“頭雁作用”,教育引導黨員委員時刻牢記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一職責是為黨工作,主動在政治引領、發揚民主、合作共事、廉潔奉公等方面發揮表率作用,主動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
??? 練就“真本領”
加強學習是人民政協的優良傳統,也是提升委員履職能力的有效途徑,淮安市政協在研究九屆一次會議方案時,就明確提出實施委員“能力素質提升”工程,以“書香政協”為抓手,第一時間將所有新一屆政協委員分成7個讀書群,推選群主、招募領讀人,在智慧政協系統設置了“讀書摘要”“好書推薦”“讀書感悟”等欄目,將讀書由“個人學”變成“全員學”,在委員中形成“重視學習、崇尚學習”的良好時代風尚。與此同時,積極構建1+2+3+X委員培訓機制,即在九屆一次會議期間,利用半天時間,組織新任政協委員的“崗前”入門培訓;每年組織兩期委員“崗中”履職能力提升培訓;每年組織三期市“政協講壇”,邀請全國或省知名專家學者,為委員講授政協理論和業務能力知識;X是根據委員全員入委要求,由市政協各專門委員不定期組織開展委組成員會議、專題視察等形式多樣的活動,達到以會代訓、以活動代訓的效果,不斷提升委員的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
??? 設置“硬杠杠”
“市政協的委員履職管理考核標準越來越高、評分規則越來越細、考核項目也越來越科學。”作為省、市、區三級政協常委的樊維明對履職管理考核感觸最為真實,在剛剛結束的市政協八屆二十六次常委會上,他進行了履職述職,并接受了所有常委打分。“平時如果不好好履職,到年底述職這一關真不好過”。樊維明說。
為加強委員履職管理考核,淮安市政協修訂出臺了《政協淮安市委員會委員履職管理及考核實施辦法》《政協淮安市委員會關于強化委員責任擔當意見》等規章制度,建立6+N考核法,要求每名政協委員每年要必須參加“六個一”活動,即參加一次全委會、撰寫一件提案、反映一條社情民意信息、參加一次“委員之家”活動、參加一次協商議事活動、參加一次調研視察,N是不限次數參加市政協組織的集中學習培訓、政協講壇、大會發言、專題協商會等活動。依托智慧系統建立委員履職電子臺賬,對會議出勤、履職盡責、品行守紀等情況進行目標量化考核。設置委員履職考核預警制度,當年考核分值低于60分的委員,由市政協對其進行約談;連續兩年分值低于60分的委員,市政協按照規定程序勸其辭去委員職務。通過建立考核機制,增強了委員履職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政協委員履好職盡好責樹好形象提供了根本遵循。
“讓新任政協委員在當選的第一時間就認同委員身份,知曉委員職責、掌握履職本領,目的就是讓廣大委員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邁好政協履職第一步,爭做一名‘懂政協、會協商、善議政’優秀政協委員。”淮安市政協主席戚壽余說。
編輯:李京
關鍵詞:委員 政協 市政協 履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