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聯防登記卡”破解省界群眾出行難
——接邊聯商助推蘇魯交界疫情聯控
人民政協網徐州5月18日電(通訊員 王金華 記者 江迪)“自從公司60多名員工辦理了疫情‘聯防聯控登記卡’,咱公司每天車輛往返江蘇和山東兩地20多次,再也不用因為跨省管控而多擔心了。”5月初,江蘇省沛縣政協委員、徐州鑫旭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史懷鵬興奮地發出了這條微信。
江蘇沛縣和山東微山縣同處微山湖畔,土地“插花”,河湖共壤,群眾生產生活交織。史懷鵬所在的豐樂村位于沛縣大屯街道東南部,與山東省微山縣趙廟鎮曹莊村接壤,兩村房屋相鄰,道路互通,村民往來頻繁。貫穿豐樂村的堤頂路更是兩地人員往來出行的必經之路。
“我和工人每天都要往返微山和沛縣兩地進貨、送貨,今年3月下旬新一輪疫情以來,為我們的出行帶來影響,防疫最吃緊的階段,員工有時擔心來回不便不得不停工留在家里。”史懷鵬說,今年3月下旬,根據疫情防控要求,幾位員工還因為進出省際接受一定時間的管控監測。
62歲的夏寶社是微山縣趙廟鎮曹莊村人,家里開了一家土特產公司。公司距離沛縣的送貨點不過幾公里路程,之前由于疫情“查驗點”分隔兩地,讓這段原本騎電動車只要10分鐘左右的路程變得有些“漫長”。
面對疫情防控的嚴峻形勢和群眾的出行難題,沛縣大屯街道豐樂村黨支部孫冠男在協商議事會成員的一致贊同下,打通了趙廟鎮曹莊村支書的電話,就這樣,聯合協商議事平臺又一次線上啟動了。
兩村議事相關人員與村干部一起,采取響起小喇叭、發起宣傳單、貼起海報等,并結合“敲門行動”等方式,全面排摸、嚴密關注往返兩地人員,做到排查準、底數清、情況明。通過走訪,兩村收集各類意見29條,經過充分協商,形成了“共同建立疫情防控互通機制;在嚴格執行‘兩碼一報告’的同時,調整防控措施,實施聯防聯控;通過信息互通,提前開具通行識別卡”等5條共識。報經批準后,由具體部門負責落實,并做到及時反饋,跟蹤問效,形成閉環。
“我們兩個村互簽了疫情防控承諾書,對兩村的299位群眾分別發放了‘聯防聯控登記卡’,這個登記卡里有持卡人的姓名、電話號碼、身份證信息、照片等,一式兩份,查驗點一份備檔,通行人員持一份查驗,大大節省了查驗時間,方便了人員的通行。”孫冠男說。
近年來,江蘇省沛縣政協與山東省微山縣、魚臺縣政協,通過研討協商,聯合出臺了《關于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開展接邊聯合協商的指導意見》,成立縣聯合協商議事聯絡協調指導小組,由雙方縣政協秘書長任聯絡員,負責協調推進;在接邊鎮建立聯合協商議事工作室,由鎮政協工委召集人任工作室主任;在接邊村建立聯合協商議事工作站,村(社區)黨組織負責人任工作站站長,架起了省際間接邊地區基層協商民主建設的橋梁。
三縣政協因地制宜、同心協力,創建接邊聯商新機制,通過信息聯通、議題聯審、成員聯選、結果聯辦、實施聯調“五聯”機制,推動接邊聯合協商深入開展,解決了一大批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推進微山湖地區縣域協同發展貢獻出政協智慧和力量。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群眾 協商 出行 疫情 沛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