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新疆的勞動就業情況”線上主題研討會召開
本報北京5月22日電 (記者金歆、姜曉丹)5月22日,由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新聞與傳播學院共同舉辦的“新疆的勞動就業情況”線上主題研討會召開。來自蘭州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浙江師范大學、暨南大學等高校師生50余人參會。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博士生譚堾垿在分享《新疆各族青年外出務工情況調查報告》時指出,新疆籍員工均為自主自愿外出務工,外出務工使新疆籍員工經濟狀況大幅改善,生活質量得到提高,并且享有更多發展機會。她認為,中國政府就業扶貧政策是落實聯合國相關要求的重要舉措,符合國際公約要求,新疆就業政策對于消除貧困發揮了重要作用。
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特約研究員陳寧表示,在內地務工期間,企業充分保障新疆籍工人的各項勞動權益以及宗教信仰自由、使用本民族語言和文字等權利。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副教授尚海明通過實地調研發現,新疆地區棉花機械化采摘已成為主流,相比其他職業,棉花采摘在新疆實際上是一個收入相對較高的職業。他強調,新疆各族采棉工人均享有廣泛充分的勞動權,美西方關于新疆棉花采摘的指責嚴重缺乏事實依據。
暨南大學傳播與邊疆治理研究院特約研究員李華表示,新疆棉田作業機械化程度高、用工規范,并不存在所謂的“強迫勞動”問題。他指出,美國涉疆制裁對中國棉花種植戶影響不大,反而增加了棉花產業鏈各環節的交易成本,使美國進口商和消費者最終成為新增成本的主要埋單者。
浙江師范大學邊疆研究院特聘教授王江認為當前新疆經濟運行良好,無論少數民族群眾外出務工還是本地就業,都反映出他們建設新疆、發展新疆的信心和決心。
西南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研究員王莎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談道,新疆各族群眾的就業、勞動權益、性別平等等各項權利得到充分保障。尤其在少數民族女性就業意愿調研中發現,新疆少數民族女性受教育程度不斷提高、就業意愿不斷增強,這都有助于其實現個體價值。
《 人民日報 》( 2022年05月23日 14 版)
編輯:羅文
關鍵詞:新疆 研究院 新疆的勞動就業情況 線上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