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健康>資訊
北京戰“疫”攻堅時刻,他們選擇成為核酸檢測志愿者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劉尚君
5月28日,來自北京市一家體檢中心的護士李熙和3萬余名核酸檢測志愿者一起,在線上參與了北京市核酸采樣志愿服務項目培訓。
“從核酸檢測的操作手法、標準步驟,到運送標本的注意時長,再到志愿者的防護要求和心理疏導,培訓課程非常具有實操性。”李熙今年23歲,剛剛大學畢業參加工作。
她從社交媒體上了解到北京市招募核酸檢測志愿者的信息后,當即在“志愿北京”的平臺報了名,“我是學護理的,有專業背景,參與抗疫工作義不容辭。”
為全力做好首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提高全市核酸檢測采樣能力,5月24日,北京市面向社會招募核酸檢測志愿者,招募啟動不到48小時,報名人數突破3萬人。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報名者中有醫學生、有在職醫生,也有從事過相關醫學專業的普通人。事實上,在過去的一個月里,他們中的很多人就以志愿者的身份歷經過北京疫情防控的攻堅時刻。
本輪疫情以來,李熙曾多次報名參加志愿者。5月初,她參與了海淀區甘家口街道的核酸檢測任務。雖然工作單位在海淀,但是家卻住在昌平。地鐵還能正常運營時,李熙每天5點多從家出發,趕在7點達社區投入工作,負責入戶核酸檢測。
最辛苦的一次,她和同事們在電梯停運的情況下,穿著防護服一口氣爬上了12樓,“熱就熱點,值得的”, 李熙說。
首都醫科大學的大三學生董漢卿最近在朝陽疾控中心做流調志愿者。作為一名醫學生,董漢卿從不錯過任何一個能夠踐行職業使命的機會。
5月中旬,他主動聯系在朝陽醫院老師和同學,成為了朝陽區朝外街道的一名核酸檢測志愿者,只要有時間,只要有需要,他便以志愿者的身份奔赴不同的志愿崗位。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兒童醫院檢驗中心醫生蔡艷英再一次主動請纓到疫情防控的一線。在她看來,核酸檢測是疫情防控最基礎的工作,“越是基礎工作越是要有人做,況且這是我的專業”。
本輪北京疫情暴發以來,北京兒童醫院抽調了大批醫護人員支援方艙和社區。而蔡艷英同為醫生的丈夫也身處疫情防控的主戰場,大多時候,蔡艷英一人擔起照顧家庭的重任。
這次,她報名參加核酸檢測志愿者,“在不影響本職工作的情況下,只要休班,隨時可以支援!”
中華志愿者協會應急救援者委員會直屬隊隊員石雪峰也報名了核酸檢測志愿者。雖然不是醫生,但是石雪峰持有救援職業資格證書,參與過多次疫情防控和災害救援任務。這幾天,石雪峰正在路上跑著,作為順義社區轉運車隊的一員,他為社區中需要外出就醫的居民提供接送服務。
5月12日,順義區全域地面公交暫停運營。為保障市民就醫出行,救援隊的群里立刻響應起來,當天,石雪峰和同事們認領任務,從7點半開始,共計出了5趟車,載著懷孕八個月的產婦、需要輸液治療的嬰幼兒、透析的老人等居民往返于指定醫院,直到下午5點才收車。
“社區有需要,直接聯系我們。”除了順義轄區內的醫院,石雪峰的車隊到過北京婦產醫院、東直門醫院、北醫三院、協和醫院,“往返一趟至少要1個多小時”,有一次,石雪峰載著一位肺癌患者出行,為了表示感謝,這對年長的夫婦硬是塞給他綠豆糕、驢打滾,叮囑他路上吃。
據了解,報名人員將在考核合格后正式成為北京市核酸采樣服務志愿者,在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的統一調配下從事核酸采樣工作,并編入北京市核酸采樣應急儲備人員庫。
編輯:何方
關鍵詞:核酸 志愿者 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