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委員話香江
那天,他站在游行隊伍里高喊:中國人支持中國人!
“中國人支持中國人!”當全國政協委員、合興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兼行政總裁洪明基站到“一國兩制”花車前,瞬間迸發的激動情感讓他忍不住用粵語大喊出這句話,這也迅速得到了站在花車上的同胞們響亮地回應:“中國人支持中國人!香港人支持香港人!”
這一幕發生在2019年10月1日上午,當時,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群眾游行正在舉行。洪明基回想起當時的情景,仍難掩激動的情緒:“我特別興奮!這20多年都沒跑過那么快!當時的香港遭受了‘修例風波’帶來的沉重打擊,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當時的最大感觸就是‘祖國是香港的堅實后盾,祖國永遠站在香港背后!’”
回歸:扎根內地
來內地工作生活已近30年,常年奔波于內地和香港之間的洪明基是香港回歸、繁榮發展的見證者和親歷者。提起香港這些年的變化,洪明基忍不住“哇”了一聲。
“非常高興,祖國越來越強大。香港與內地團結共進是所有人共同的愿望。我堅信,背靠祖國的香港,能夠在整個國家戰略中承擔很重要的角色并作出更多貢獻。”洪明基說。
誰能想到,此時對著鏡頭正侃侃而談的洪明基早年間卻基本說不出一句相對流利的普通話。出生在香港,求學在美國的他,在當時甚至對內地一無所知。一切,因爺爺的一封信發生了轉變。
當時還在美國讀書的洪明基叛逆好玩。一次,爺爺在一封回信中說到:“明基,到你這兒已經是家族在香港的第四代了,等夏天回來,我帶你去廣東潮州的祠堂看看,了解一下我們的祖輩是怎么拼搏的。”這句話雖然樸實簡單,卻在洪明基心里埋下了一顆種子。“想去了解家族淵源,更期望參與改革開放,對祖國的未來充滿期待。”如洪明基所說,當時被觸動的他歸心似箭。
傳承:講好中國故事
出于自己從小的親身體驗,也因為改革開放及香港回歸祖國帶來的巨大變化,這一切都讓洪明基意識到,內地跟香港的互動,需要讓包括中學生、大學生在內的不同人群深入了解祖國的歷史和當下及未來的發展脈絡。
“只有了解了香港在中國過去跟未來的角色,我們這一代的香港人才能知道如何更好地參與國家的發展。”洪明基表示。
前不久,洪明基在一期節目中為大家講述了抗日戰爭時期,東江縱隊通訊員林珍冒著槍林彈雨與敵人抗爭、營救香港愛國人士的故事。而這一段紅色歷史,也正是來自于洪明基與爺爺下棋時,爺爺的細心講述。這也讓洪明基在青少年教育方面有了全新的思考,“愛國是潛移默化的,要讓青少年了解中國的歷史,了解香港,了解香港在新中國成立過程中所擔任的角色,了解祖輩為成就‘東方之珠’所付出的努力。了解以后,再慢慢參與其中,內心的愛國種子便會萌芽成長。”
青年是國家的未來和期望。在洪明基看來,同心協力是關鍵,讓內地青年與香港青年加強交流,對各地區緊密融合很有幫助。于是,每年,洪明基都會邀請100名香港學生來內地交流,其中有不少同學都是第一次踏入內地。一開始,洪明基就將目標定在了讓香港青少年認識祖國、了解歷史上,他的想法很簡單:“香港青少年有更多機會跟內地同齡人溝通交流,成為朋友,日后就一定會更有同理心。”
“香港青年可以通過內地朋友認識祖國,內地朋友可以通過香港伙伴認識香港,這是一件特別棒的事情。我們要鼓勵帶動越來越多的香港青少年認識祖國、熱愛祖國,追尋他們的中國心,融入到祖國發展的大局中來。”洪明基補充說。
履職:更接地氣了
成為北京市政協委員、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洪明基坦言:“自己更接地氣了。”
這些年,作為港區政協委員,洪明基一直在積極為國履職、為民盡責,并以造福更多有志青年為己任。多年來,他非常關注香港青年愛國主義教育工作,特別是注重團結聯誼在京就讀的香港學生,時常將自己回國創業近30年的經歷和感受同他們分享。在這些年的履職過程中,他也帶來了包括鼓勵香港青年到內地創業等多件提案,為促進香港與內地青年人加強交流學習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洪明基看來,國家和香港特區政府其實在不同階段都推出了很多促進香港青年融入內發展的有效政策。“但最重要的一點在于,要怎么通過一個更簡單的方式方法,讓香港青年能夠理解這些政策,同時需要有更多不同的組織作為載體,協助這些青年人參與其中。”
另一方面,在一顆“中國心”的影響下,洪明基也通過自身擁有大量海外友人的優勢,推動他們了解中國,在國際場合上為中國發聲。在北京市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中,他還曾專門提交了“推動民間外交,搭建橋梁讓更多的海外友人、華僑企業家了解中國、了解北京,從而進一步參與、推動首都社會經濟文化建設,最終為實現民族復興不斷努力”的提案。
洪明基表示,未來自己會繼續邀請更多海外友人,學習考察中國制度、文化和發展規劃等,讓他們通過不同的維度去了解一個真實的、立體的中國。
編輯:羅文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