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試出真成效 形成金點子
浙江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綜合應用在湖州實現全覆蓋
本報記者 鮑蔓華 通訊員 包玉院 張慧蓮
“應用場景不斷豐富,覆蓋領域持續擴展,社會公眾體驗感、參與度明顯提升。”7月20日,浙江省湖州市政協在吳興區召開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綜合應用試點推廣現場會,同步開通全市區(縣)、鄉鎮(街道)線上應用節點,實現了浙江省政協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綜合應用在湖州全域的覆蓋,政協數字化建設邁上了一個嶄新臺階。
今年4月,中共浙江省委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市縣政協工作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扎實推進市縣數字政協建設。省政協主席黃莉新指出,要深化“數字政協”建設,扎實推進“民生議事堂”、委員工作室、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三位一體”建設,實現鄉鎮(街道)全覆蓋。
社情民意在線作為浙江省政協6個多跨場景應用之一,主要致力于打造“線上+線下”的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湖州市政協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成效顯著,為此,省政協將建設“數字政協”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綜合應用的試點任務交予湖州。而作為“數字政協”建設走在前列的市轄區,吳興區政協主動承接省試點工作,揭榜掛帥、先行先試。
今年6月16日,浙江“數字政協”“三位一體”平臺之“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1.0版在湖州吳興區所屬鄉鎮(街道)正式上線試點運行。湖州市政協副主席高東告訴記者,“可別小看這一個個聯系點,它讓城市肌理更加舒展,也讓政協工作更加延伸,真正走到了基層治理的‘最后一公里’。”
“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1.0版依托“民生議事堂”、委員工作室、“兩山”協商驛站等政協履職平臺,選取鄉鎮(街道)、村(社區)、機關、學校、企業等若干信息重點收集單位,將“碼上商”廣泛張貼,讓委員和群眾通過掃描二維碼的方式實現“一碼直達”“一鍵提交”,全天候、無障礙報送和反映意見建議。截至目前,已累計設立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411個,其中吳興區政協機關1個、鄉鎮(街道)20個、片區46個、村(社區)318個、學校醫院等重點場所26個,累計收集各類社情民意5522條。
“珀萊雅廠區東北門出口的官澤路與創新路交叉口無交通信號燈,該路段來往車輛較多,有較大的交通安全隱患,希望政府能在此處增設交通信號燈。”6月17日,在試點上線的第二天,吳興區政協委員丁進就在“浙里辦-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平臺收集到這樣一條信息,同時通過應用進行提交。“我們已第一時間協同交警開展協商研究整改方案。”吳興區埭溪鎮黨委副書記、政協工作聯絡組組長樊軍說道。此信息提交僅一周后,交通運輸部門就著手增設紅綠燈,并于7月7日正式運行。
政協履職活動正慢慢融入群眾生活。6月24日,吳興區朝陽街道紅豐社區“兩山”協商驛站里的協商氛圍異常熱烈。居民陳娟芬掩藏不住驚訝和激動——沒想到她發送的一個信息竟然得到了這么多領導和部門的重視,還專門在這里召開了一場協商會。姚麗娟委員在輪值時發現陳娟芬反映的垃圾問題是群眾反映相對集中的問題,就建議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協商。“一些共性的問題和建議可以轉化為提案或社情民意信息,并且還可以上升為政協組織協商議政、民主監督的課題。”吳興區政協主席丁芳芳說道。
湖州市政協主席李上葵表示,將進一步加強社情民意信息聯系點的信息收集、報送、轉辦、反饋等各個環節的管控,根據應用情況優化完善實施細則。
編輯:朱建華
關鍵詞:信息 政協 社情 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