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從“家”出發
——山西長治市政協高標準打造“委員之家”
人民政協網長治8月16日電(記者 王泳 通訊員 景萍)8月14日,山西省長治市潞州區紫金東街才智大廈“委員之家”內,市政協委員調研全市城建重點工程建設情況后,相聚于此,開展交流協商。
每位來訪者踏進“委員之家”,都能清晰地看到一個個有關委員活動規則制度的展板、一篇篇圖文并茂的活動展示、一排排整齊呈列的書柜……這里是長治市政協25個“委員之家”之一,也是“委員之家”開展履職活動的一個縮影。
今年以來,長治市政協高標準打造“委員之家”,深化委員聯絡機制建設,完善多層次聯絡服務委員制度,以“家”對委員的全覆蓋,推動委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提高。
4月,在廣泛調研走訪的基礎上,長治市政協制定出臺《“委員之家”建設工作實施辦法》和各項管理制度,以專委會和縣區政協為依托,建立25個“委員之家”,其中12個“委員之家”建在了委員所在縣區。
“我們以界別為主,突出行業、專業特點,實現‘委員之家’對政協委員全覆蓋。”長治市政協具體負責委員聯絡工作的秦長軍主任向記者介紹,349位長治市政協委員加入25個“委員之家”,以“家”帶委員,從“家”出發,因“家”制宜。
組織學習交流、開展讀書分享會、深入基層調研、收集社情民意……隨著各項活動的陸續開展,“委員之家”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黨建引領的陣地、學習教育的載體、服務履職的平臺、聯系群眾的橋梁、團結聯系的紐帶、展示風采的窗口六大目標定位功能逐漸彰顯。
“在武漢的每一天,我都能感受到一種力量——全國人民同心抗疫的眾志成城。”在“委員之家”,長治市政協委員劉文芳在其《我的援鄂日記》中講述了疫情暴發初期奔赴武漢抗疫的經歷。像這樣的學習交流、讀書分享活動,在每個“委員之家”都成為常態。
如今,“委員之家”緊緊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開展溝通研討、談心談話、思想交流等活動,成為政協委員知情明政、交流互鑒、能力提升的重要平臺。記者了解到,4月以來,長治市襄垣縣政協通過“委員之家”開展界別協商、對口協商以及各類小微協商40余次,收集整理各類意見建議89條,涉及城建交通、教育衛生、農業農村等方面,推動了有關工作開展。
以“家”為橋梁,委員們跨界融合,在思想碰撞中擦出新的火花,充分發揮委員智囊作用。據悉,市政協聚焦重點工作開展“我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作貢獻”主題活動,委員們紛紛下沉一線,走訪調研,形成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展現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新時代委員風采。
長治市政協主席李敏表示,建設政協“委員之家”是深化委員聯絡機制建設、做好委員日常聯絡服務的重要舉措;是推動實現政協“黨的組織對黨員委員全覆蓋、黨的工作對政協委員全覆蓋”的重要陣地;是聯系服務群眾,推進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的重要渠道。市政協將把“委員之家”建設與委員履職工作緊密結合,圍繞黨委政府中心工作,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政協力量。
編輯:賈元昌
關鍵詞:委員之家 委員 市政協 長治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