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為“健康江西”建設“把脈開方”
江西省政協就“對接大醫院與盤活城市社區醫療設施資源”開展界別協商小記
人民政協網8月29日電(記者 王磊 通訊員 程芳明)“在簽約服務、片醫服務、家庭護理、社區康復等方面積極探索社區衛生服務的新模式。”
“開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城市醫療集團建設,推進優質醫療資源下沉?!?/p>
“著力構建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格局?!?/p>
……
8月24日,江西省政協召開“對接大醫院與盤活城市社區醫療服務設施資源”界別協商座談會,政協委員、專家學者和部門負責同志,就盤活城市社區醫療設施資源、提升城市社區醫療服務能力、構建科學有序的就醫格局,助推健康江西建設“把脈開方”。
江西省委、省政府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的系列重要論述,省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深入實施健康江西行動,提高社區衛生服務站功能,讓人民群眾看病就醫更方便、更舒心、更省錢。
“在基層調研時,社區醫療工作者對盤活醫療資源更好對接大醫院的呼聲較高。”年初,省委常委會會議專題審議省政協2022年度協商工作計劃時,省委領導點題,希望省政協圍繞“對接大醫院與盤活城市社區醫療設施資源”課題,發揮政協優勢,拿出破解方法,貢獻政協智慧。
“關鍵要抓好三個環節,破題,把方向搞準;調研,把情況摸清;建言,把對策謀實?!痹谑≌f副主席張勇的牽頭下,省政協提案委邀請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衛健委、省醫保局、省中醫藥管理局以及部分三甲醫院、城市社區醫療機構代表等課題相關單位參與,成立了由“提案委委員+界別委員+職能部門+專家學者”構成的調研組。
3月份,南昌突發新冠肺炎疫情,課題組每日在線上“構思”,確定調研重點方向——城市社區醫療設備資源如何盤活、大醫院如何下沉、兩者如何對接貫穿。同時,與贛州等相關設區市進行“視頻連線座談會”調研。
疫情緩解后,課題組采取小分隊形式先后赴新余、景德鎮、南昌開展實地調研,先后與40多名省、市、縣(區)衛健委、醫療保障局、中醫藥管理局以及三甲醫院、社區醫療機構等有關同志“一對一”訪談。省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張國軒說,“我們還以普通患者身份到部分醫院體驗掛號、看病、拿藥整個就醫流程,‘體驗式’摸實情?!?/p>
“邊調研,邊構思,邊拉框架,邊定提綱。隨著調研的深入,情況越清,認識越深,先后6次顛覆性調整報告提綱?!痹谑≌f提案委主任丁曉群看來,課題調研協商的過程,既聚“眾智之言”,更展“政協之見”,既講“協言協語”,又供“獨家秘方”。
早在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的指導意見》中明確要求,到2020年基本建立符合國情的分級診療制度?!皶r間已7年,對照意見要求,不少地方不進反退,大醫院‘人滿為患’、小醫院‘門可羅雀’現象反而有加劇的趨勢。”肖禮慶常委指出的現象與課題組2000份調查問卷的統計分析相互印證—非急診時,63.1%居民首選大醫院,其中8成左右是在基層醫院即可解決的常見病、多發病。
如何破解大小醫院“冰火”兩重天難題,有效緩解群眾“看病難”“看病遠”?“用好醫療機構大平臺,加快推進遠程醫療向社區延伸。”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副院長樂愛平委員建議,“請進來”與“走出去”相結合,邀請大醫院專家定期為社區醫生答疑授課,開展遠程會診,常態化安排社區醫生到大醫院學習進修,讓百姓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三級醫院專家的診療服務。
實現分級診療的基礎還在于堅固基層首診?!瓣P鍵在強化基層社區醫療服務中心服務能力,為分級診療培養一大批足夠優質的‘守門員’。”來自南昌市的社區醫療工作者李國恩、陳一橋結合日常實踐,從人才隊伍保障、探索服務全新模式、人事與分配制度改革、醫養結合“治未病”等方面談了自己的思考。
協商會上,省衛健委、省醫保局、省中醫院等單位負責同志介紹相關情況,與委員們進行了交流互動。
“認真研究吸納大家的真知灼見,做好調查研究的‘后半篇文章’,為‘健康江西’建設貢獻智慧力量?!睆堄孪M?,課題組聚焦群眾就醫之“難”、社區醫療機構之“難”、三甲醫院之“難”、醫保政策之“難”,把各方面各層級的聲音收集起來、反映上去,努力提出更多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對策建議。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社區 醫院 建設 醫療 政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