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政協動態 協商建言 委員聲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議政瞬間 委員聊遼

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聚焦“一粒種子” 端牢“中國飯碗”

——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專題協商種業高質量發展記

2022年09月07日 09:10  |  作者:菅海霞 李海鑫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人民政協網呼和浩特9月7日電(通訊員 菅海霞 李海鑫)“推動農牧業高質量發展,建設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殷切期待。種業作為農牧業產業鏈的源頭,肩負著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任,“種業發展”也是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協商建言的重點。近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協召開“推進種業高質量發展 助力國家重要農畜產品生產基地建設”專題協商會,部分自治區政協委員、智庫專家、自治區有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負責人齊聚一堂,聚焦“一粒種子”坦誠直言。

“內蒙古種業特別是草種和畜種在全國有優勢、有基礎、有機遇,但還存在種質資源保護利用不足、特色品種培育與市場化開發利用能力不足、產業化水平亟待提升等問題。”今年3月至5月,自治區政協副主席馬學軍帶領調研組先后深入呼和浩特、烏蘭察布、通遼、赤峰等地考察調研,并書面調研甘肅、四川、海南、廣東、山東、黑龍江等六省情況。自治區政協農牧委員會主任張殿生感觸頗深,他代表調研組提出做好種質資源保護利用、組織育種創新技術攻關、加快培育壯大種業市場主體等六點建議。

路戰遠委員認為,內蒙古農作物種質資源本底不清,許多地方品種喪失,部分特有種質資源消失風險也在加劇,需抓住國家普查機遇,盡快立項啟動自治區級農作物種質資源普查收集與保護工程,建設自治區農作物種質資源庫。從事種業研究近30年的通遼市農牧科學研究所黨組書記張建華也有同感,他建議根據內蒙古產業結構和主導優勢,增加對特色農作物的認定,有效保護育種者和企業利益。

對此,自治區農牧廳二級巡視員趙玉峰回應,自治區將完成94個旗縣(區)普查征集、14個旗縣系統調查和搶救性收集任務,下大力氣抓好農作物、牧草、畜禽、微生物等方面的種質資源庫建設。

對于生活在草原上的人們而言,草就是肉,草也是糧。但內蒙古人工草地面積不足天然草地面積的1%,年度飼草缺口達1000萬噸以上。自治區政協智庫專家孫海蓮建議,加強野生草種抗逆基因挖掘,建設穩定的育繁推體系。

無論夯實種業基本盤還是提升競爭力,都必須做強做優種業企業。作為種業“領頭雁”,內蒙古中加農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赤峰家育種豬生態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也被邀請參會。中加公司研發技術總監呂文霞談到種業企業普遍面臨的資金、人才短缺,產學研融合、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弱等問題時建議,“統籌相關資源,建立種業集團,做到技術集約、人才集約、市場集約。同時建立種業創新資金池,發揮國有資本扶持帶動作用,補齊種業發展投入短板。”

自治區科技廳副廳長于濰作出回應:“我們立足全區產業基礎和特色優勢,確定了‘5+N’特色產業創新鏈布局,同時采取‘揭榜掛帥’新型機制和創建‘創新聯合體’形式承接示范工程任務,引導龍頭企業帶動產業鏈上的企業和產學研融通創新。”

“種業發展既要因地制宜符合實際需要,又要敢于創新符合市場需求。政府要發揮好引導、保護作用,不斷健全完善種業高質量發展體制機制,全面深化種業市場監管工作。”聽取大家的發言后,自治區副主席李秉榮也談了自己的看法。

“我想,每一位在內蒙古工作和生活的人,都對推進種業振興肩負著重要責任。”馬學軍表示,自治區政協將持續在抓統籌協調、政策配套、資金投入、研發培育、育種主體、擴繁推廣、人才培養、基地建設、責任到位、機制創新等十個方面狠下功夫,助力種業發展。

編輯:王亦凡


人民政協報客戶端下載 >

相關新聞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 | 亚洲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视频 | 亚洲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 性刺激欧美三级在线现看中文 | 亚洲日本va一区二区sa | 日韩在线一区天天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