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如有需要,請找‘協商調解團’”
——河南周口淮陽政協以協商議事室貼近群眾履職小記
人民政協網11月7日電 (記者 靳燕 通訊員 季小博) “當初,我來反映問題時,也是抱著試試的態度,沒想到通過政協委員苦口婆心的兩邊勸解,順利幫我把錢要回來了。” 11月2日,市民王彩文在政協協商議事室拿到了拖欠3年的勞務費時,喜極而泣。這是河南省周口市淮陽區政協“有事好商量”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室發生的一幕。
為推動協商民主向基層延伸,有效融入基層社會治理,淮陽區政協在綜治中心選出30平方米的專門辦公室,開設政協委員協商議事室,為委員協商議政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也讓前來反映問題的群眾感到信任和心安。同時,區政協從302名委員中遴選出政治素養高、協調能力強、社會經驗豐富、懂專業會協商的30名委員組成“協商調解團隊”。團隊成員輪流值班,每周除處理綜治中心轉來的民間糾紛案件外,還主動收集糾紛線索,排查群眾矛盾,重點圍繞涉及群眾權益的政策調整、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發揮政協委員獨特作用,調處群眾矛盾糾紛,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和諧安定。
“有事好商量”協商議事室建立以來,區政協圍繞區委交辦的、群眾反映的、事關群眾切實利益的事項,會同職能部門、組織涉事雙方,邀請政協委員中的法律從業者、民族宗教人士、行業商會召集人,利用自身專業優勢調處矛盾,不僅在協商議事室開展座談,還深入矛盾糾紛發生地充分調查實情。協商調解團客觀分析矛盾沖突點,科學提出處理意見建議,平穩靈活化解矛盾糾紛,調處土地糾紛案件、勞務合同糾紛案件等12起,督促辦理落實工業園區紅綠燈設置、老舊小區充電樁改造、農村流動餐桌食品安全等民生建議5件,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要堅持戒虛功求實效、只幫忙不添亂的原則,把協商議事室打造為履職的重要陣地、聯系群眾的常設場所,社情民意的收集渠道。”區政協主席崔衛華強調,協商調解團隊要加強學習,增強協商議事本領,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圍繞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確定議題開展活動,助推協商議政工作向縱深開展。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