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學習明方向 提案聚共識
——江蘇省宿遷市政協以“政協提案月”推動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人民政協網宿遷11月7日電(通訊員 許田靜 記者 江迪)“我們要堅持集中活動前必學黨的二十大精神、走訪調研中必講黨的二十大精神、提案撰寫時必須聚焦黨的二十大任務,以‘政協提案月’活動為契機,迅速掀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熱潮。”10月31日,在江蘇省宿遷市2022年度“政協提案月”活動動員會上,市政協主席馮巖領學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廣大委員和各界人士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黨的二十大確定的目標任務上來,對11月全市集中性的提案月活動作出部署安排。這也拉開了市政協全會籌備的序幕。
“政協提案月”活動是宿遷市政協持續推進的一項品牌工作。經過幾年的實踐,已成為融提案征提督評、委員集中讀書、界別協商議事、醞釀大會發言為一體的制度化活動平臺。
動員會上,除了分類明晰征提督評的任務清單,圍繞如何提提案、如何辦提案、怎么評提案,有培訓,有分享,有解讀。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關鍵是見行見效、落細落實。我們要帶著為國履職為民盡責的責任和情懷執筆,從比較熟悉和容易把握的領域入手,選取最佳切入點精準發力……”趙春秀是一位身歷四屆政協的老委員,先后執筆參與50余篇提案的撰寫。動員會上,她拈出黨的二十大報告中關于“加強知識產權法治保障”的有關論述,結合《加強對小商戶侵犯知識產權預防監管》這一提案的醞釀過程,以“案”釋“法”,娓娓道來。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提高深度協商互動、意見充分表達、廣泛凝聚共識水平。提案提出和辦理的過程,生動體現了協商民主的內在特質。我們把工作重心從‘辦文’轉到‘辦事’上來,將提、辦對接貫穿始終,結合實際積極梳理選題需求,主動請委員出點子找路子;對委員普遍關心的種業振興、農業投資、黃河故道生態富民廊道建設等歸類研究、系統謀劃,把相關建議吸納到市委一號文件,加以清單化落實項目化推進,力促‘金點子’轉化為‘好政策’。”多次獲評提案辦理先進單位的市農業農村局與53家辦理單位現場交流辦理經驗。
今年以來,按照全過程協商、全領域覆蓋、全鏈條推進、全方位提質“四全”要求,由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協辦公室聯合印發實施《關于全面提升提案工作效能的意見》,配套制定提案效能評價實施細則,在考量辦理規程是否規范、協商互動是否充分的基礎上,把提案辦理助推高質量發展的實際成效作為核心指標,把促進建章立制、列入全市立法計劃行業規劃、獲得上級推廣表彰、受到媒體廣泛關注等作為加分事項,設置了4個方面15項指標,提案評價體系更趨科學合理,“征、提、立、督、評、公”的工作體系更加完善。
11月4日,市政協組織19個界別以獨立或聯組形式,專題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交流討論提案選題,安排分組調研和大會發言任務。市政協領導分赴所聯系界別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為界別提案把脈定向。與此同時,市政協各專委會牽頭組建評議組,有序開啟提案辦理“回頭看”和提案效能評價工作。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