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廣東
【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活動走進深圳市政協
人民政協網深圳11月30日電(記者 宋嘯峰 位林惠 王慧文 楊嵐 韓月)11月30日,由中央網信辦網絡傳播局、人民政協報社指導,人民政協網主辦,中國互聯網發展基金會中國正能量網絡傳播專項基金資助支持的“講好‘中國式商量’故事”網絡主題采訪團走進深圳市政協。深圳市政協辦公廳、提案委、社法民宗委,部分政協委員等與采訪團一行齊聚一堂,共同就深圳市政協工作情況進行交流。
深圳市政協秘書長梁增昌首先就深圳市政協相關履職平臺總體情況作介紹。梁增昌介紹道,自2019年中央政協工作會議以來,深圳市政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工作的重要思想,準確把握人民政協性質定位,充分發揮專門協商機構作用,在豐富協商形式、完善協商內容、健全協商規則、提高協商能力等方面作了不少探索,七屆深圳市政協在系統總結這些探索的基礎上,又形成了“1+10+N”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其中“1”就是《關于加強專門協商機構工作體系化建設的意見》;“10”就是10大工作體系架構;“N”就是10大工作體系架構下細化的具體工作項目。這10大工作體系,從三個維度對深圳市政協的實踐經驗進行了總提煉,也為今后的實踐做了總設計。
據了解,截至目前,深圳市政協已不斷建設推出“書香政協”“一起來商量”“委員議事廳”“身邊事好商量”“深聊會”“清單式提案工作”“立法協商”“政協熱線”“委員工作站”“委員講堂”“深圳口述史”“深政學堂”“政情通報會”等多項履職平臺。
隨后,深圳市政協一級巡視員余立功介紹深圳市政協清單式提案工作。余立功表示,深圳市政協從2017年開始探索對提案工作實現清單管理,由最初的編制提案辦理結果清單,拓展為目前全流程的清單式提案工作機制,將“一張清單”貫穿于提案提出、審查、交辦、辦理、督辦、答復、公開、考核等各環節。通過建立提案工作清單機制,實現了評價考核從“定性”向“定量”轉變,提案辦理從“虛功”向“務實”轉變,提、辦雙方從“兩張皮”向“一體發力”轉變,提案工作從“相對封閉”向“更加開放”轉變,提案委從“大包大攬”向“突出重點”轉變。
據介紹,2020年深圳市政協聯合深圳標準技術研究院,對清單式提案工作機制各環節進行標準化設計,制定并由深圳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清單式提案工作標準》,開創了提案工作地方標準先河,顯著提升了政協提案工作質效。
深圳市政協社法民宗委副主任江水介紹深圳市政協立法協商工作“深圳標準”情況。據了解,2016年,在中共深圳市委的領導下,深圳市政協在全國率先開展立法協商。6年多來,立法協商為提高深圳市立法質量和效率、促進“科學立法、民主立法”做出了積極貢獻,得到了上級政協與深圳市委、人大、政府和社會的認可和支持。2020、2021年,全國政協黨組成員、副主席汪永清兩次充分肯定和表揚了深圳市政協立法協商工作,深圳市委主要領導先后多次對立法協商工作給予充分肯定并作批示。2022年5月18日,“深圳政協創建立法協商地方標準”獲評2021年度深圳“十大法治事件”,成為深圳市政協履職的一個靚麗品牌。
最后,與會人員與采訪團進行互動交流。
人民網、央視網、央廣網、人民政協網、中工網等多家中央新聞單位以及南方日報、深圳特區報、壹深圳、深圳新聞網等多家地方媒體單位參加活動報道。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