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重慶石柱:打通農村安全飲水“最后一公里”
人民政協網12月8日電 (通訊員 譚華祥 記者 凌云) “前些年,遇到枯水期就要排隊接水,生活用水十分困難。感謝政協委員的建議,現在自來水通到各家各戶,用水可方便啦!”11月29日,回想起以前用水難的日子,重慶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王場鎮大壩村村民王中玉由衷感嘆。
石柱縣地處渝東褶皺地帶,群山連綿,峰壩交錯,溝壑縱橫。特殊的地形地貌導致地下水自然供給受季節影響突出,全縣農村安全供水任務繁重。縣政協委員們對此十分關注,在縣政協十屆一次會議期間撰寫了系列提案,提出全力做好農村飲用水工作,實施協會管理模式確保農村安全用水,因地制宜建設自來水廠實施區域性集中供水等建議。
提案得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相關部門努力加強農村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等項目建設和運行管理,逐年提高農村集中供水率、自來水普及率、供水保證率和水質達標率。今年以來,石柱縣先后在黃水、悅崍、王場等鄉鎮新修建5處飲水安全鞏固提升工程。
“王場鎮蛟魚水廠主要供應王場鎮蛟魚村和沿溪鎮清明村的人畜飲水,我們每天要對凈水設施進行日常監測,觀察進水量大小,查看進水是否清澈。”11月29日,管水員譚虎千在現場介紹,他每個月還要定期對水廠的清水池進行一次徹底清洗,確保水質達到正常生活用水標準。
除了建好自來水廠,石柱縣水利局還通過修建蓄水池、鋪設管網等方式,打通農村飲水“最后一公里”。 “自從這個水池修好后,家家戶戶都吃上了自來水,不僅水量大,水質也清澈,我們非常滿意。”在王場鎮大壩村黃山組,一口新修建的20立方米蓄水池,令當地村民交口稱贊。
為保證農村用水安全,石柱縣農村飲水管理協會對各鄉鎮(街道)分會嚴格加強管理,落實各項管理考核制度,督促當地管水員科學管水護水,不斷提升飲用水質量。截至目前,石柱縣先后修建農村供水工程2297個,33個鄉鎮(街道)均成立了農村飲水管理協會,其中集中供水工程855個覆蓋農村供水人口38.63萬人,分散式供水工程1442個覆蓋農村供水人口6.24萬人,全縣農村村民全部喝上了“放心水”。
編輯:羅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