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協商>政協動態
“微協商”火了 民心“暖”了
廈門市思明區政協“好商量”工作室為群眾辦實事
“公共晾曬架太好用了,被子經常曬得暖和和的,這是我們區政協委員的功勞。”12月11日,廈港街道巡司頂社區居民林美玉,一邊拍打著被子一邊對記者夸道。這是廈門市思明區政協開展“微協商”的又一成果。
將293名政協委員全部下沉至“一線”,發揮人力、智力、物力優勢,助力破解一個個基層治理難題……今年,思明區政協在轄區內的街道、社區陸續打造出56個政協“好商量”工作室,辦實事解民憂。
為推動“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有效開展,今年年初,思明區政協走訪街道社區,通過座談會、個別訪談的方式,圍繞“委員進基層您有什么期盼”“委員能為群眾做什么”等話題展開調研,認真傾聽意見、建議。之后,區政協理清思路并大膽嘗試,經過近1年的探索與實踐,一個個政協“好商量”工作室,已成為委員有效參與基層治理的重要發力點;一次次的“微協商”,讓人民群眾真切感受到政協就在身邊、委員能辦實事……
零距離,微協商
“社區農貿市場整治后,街道拓寬了,我們原計劃增設一些休閑長椅,而政協委員在走訪時,居民紛紛反映,廈門梅雨天氣多,老房子陰暗潮濕,增設晾曬架更實用,委員們及時將情況反饋給了我們。”廈港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趙閩琴告訴記者。
在巡司頂社區政協“好商量”工作室,委員們和社區工作人員、居民群眾開展了一場“微協商”,經無記名投票,“增設晾曬架”的票數勝出。很快,33個晾曬架陸續在55棟樓合理空間內安裝完畢,其中部分晾曬架是委員捐贈的,惠及周邊三四百戶居民。衣物曬“暖”了,民心更“暖”了。
“華僑中學門口的廢品收購站,經常拆解大件廢品,大貨車經常占道裝貨,居民和學生來來往往很不安全,我們找了老板好多次都沒用,不知道怎么辦?”今年7月,賀春旎、李佳、郭常斐委員在南華社區政協“好商量”工作室值班時,有居民反映了這一問題。3位委員馬上實地察看了廢品收購站的經營狀況,并與南華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找到出租屋的房東,經反復協商,房東與經營者調整了業態,還居民和學生一個安全寬敞的通道。
“文明創建過程中,垃圾分類怎么督導?”“老舊小區怎樣能騰出老人、孩子的活動空間?”“傳統綠化帶能不能升級為口袋公園?”一個個“?”在政協“好商量”工作室,變成了群眾稱贊的“!”。
零距離,微協商。一系列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微協商”活動,為民解憂,為基層治理注入新的活力。“推動政協協商與基層協商有效銜接,打通政協協商參與基層治理的末端堵點,推動委員融入基層治理,不斷提升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思明區政協主席蘇德本表示,“這就是設置‘好商量’工作室的初衷。”
有溫度,真幫忙
“今年6月,廈港新村25-35號居民告訴我,樓道長期沒有路燈,夜間出行很不方便。”陳麗麗委員說,得知小區整體用電線路老化、改造難度較大,第二天陳麗麗委員就帶著公司的施工隊,協調社區,把6盞不需要改造線路的太陽能路燈免費安裝到位。
劉洋委員在走訪中了解到,不少老人對財產繼承問題不大清楚,于是,一場《財富傳承的法律智慧——我的財產我做主》精彩法律知識講座在下沃社區政協“好商量”工作室舉行。
張晨昀委員是一名心理醫生,她來到蜂巢山社區政協“好商量”工作室,為居民傳授日常心理減壓方式,幫助大家更好地放松身心。
周正委員利用自身資源優勢,為嘉蓮街道龍山片區改造提升和產業升級獻計獻策,并主動為招商引資穿針引線。
有溫度,真幫忙。思明區政協“好商量”工作室為委員搭建了履職平臺,打通了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真正做到廣泛服務群眾、幫忙而不添亂、付出而不計報酬、工作靈活而富有彈性,實打實解決問題,在協助招商、幫扶濟困、改善公共民生設施、愛心義診等方面取得良好的社會效應。
亮身份,敢答題
“我是律師,群眾如有涉法問題,盡管來找我!”“我是負責天使創業投資的,企業有需求可跟我對接。”“我是濱東小學校長,孩子教育問題可找我咨詢。”
10月28日,在政協筼筜街道聯絡組活動現場,氣氛十分熱烈。原來,這是筼筜街道聯絡組委員們與街道、社區負責人首次正式見面會,刁梅、張均杰、王躒等20多名委員正在“推銷”自己、“亮”專長。
在嘉蓮街道,政協委員們根據自身專業特點和資源優勢,在政協“好商量”工作室框架下,成立了“嘉事好參謀”“嘉事來協商”“嘉事大講堂”三個子品牌,三個小組圍繞發展經濟、保障民生、安全穩定定期開展活動,受到群眾和企業普遍歡迎。
“亮明身份,敢于答題”是政協“好商量”工作室的一大特色。
“年初,我們按照生活和工作屬地原則,同時根據委員的學識和專長,將全部政協委員編配到轄區內的10個街道。大街道劃成為幾個片區,在相對集中的位置設立政協‘好商量’工作室;小街道則直接把‘好商量’工作室設在社區。”蘇德本介紹,“好商量”工作室已制度化,有固定場所、相關的規章制度保障和委員的基本信息,同時采取委員定期輪值和靈活報到相結合的方式,方便基層和群眾聯系委員,也方便委員了解民情就近就地開展協商。
思明區政協還將把委員參與基層治理納入履職考核,通過“曬、比、評”等方式激勵委員走進群眾,推動街道黨工委“點題”、群眾“出題”、委員“答題”的多向發力和互相賦能,讓政協協商常態化真正融入基層治理,成為街道和社區可信、可靠的助手,成為居民群眾的“貼心人”。(郭秀萍 記者 照寧)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