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2023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新聞動態

幫農民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

——江西省政協委員詹豐興提交《關于加強高標準農田氣象保障服務的提案》背后的故事

2023年01月13日 12:20 | 作者:王磊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本報記者 王磊

“幫助廣大農民從‘靠天吃飯’到‘知天而作’。”有近40年氣象工作經歷的詹豐興再次連任江西省政協委員,他向本次江西兩會提交了《關于加強高標準農田氣象保障服務的提案》。

農業與氣象自古密不可分,農民常說種地是“靠天吃飯”的行當。在詹豐興看來,“收成好壞不只‘成事在天’,更要‘謀事在人’,其中科技助力是關鍵。”他建議,補齊精細化氣象服務這塊短板,用好覆蓋鄉鎮的氣象觀測站網,有效提升氣象助力糧食生產能力。

對農民來說,產量是硬指標。如何提升產量?“過去靠‘口口相傳’的經驗,而現在可運用科技讓農民按照‘標準’來種地。”詹豐興向記者介紹了他所工作的省氣象局主導研發的早稻早播技術,“早在2015年就啟動可行性分析,在室內試驗、大田試驗和多點示范跟蹤調查的基礎上,逐步建立了氣象服務指標和業務規范,總結提出雙季早稻早播早育氣象適用技術。”

去年春耕春播期間,省氣象局聯合省農業農村廳面向全省83個縣93個示范點開展早稻早播氣象適用技術示范推廣。“谷雨時節是最忙的,處處要為用人用工發愁。”吉安縣種糧大戶肖建武在氣象專家指導下采用早稻早播技術,比往年提前5至10天播下秧苗,“播種和收割都提前了,不用再和別家‘搶人’,節約了用工成本,還為二季晚稻爭取到更多時間。”

“示范點平均畝產較正常播期田塊增產6.4%,每畝可增收88.8元。”詹豐興告訴記者,全省示范面積超60萬畝,現場測產顯示,增產增效明顯。

“從‘看天’到‘用天’,開展農業氣候資源區劃、農業氣象災害風險區劃,指導農作物科學引種、合理種植。”詹豐興建議,充分挖掘農業氣候資源,開展農作物氣候品質評價,提升農產品附加值,實現生態產品價值轉化。

“組織政府相關部門建立完備的防災、減災、救災體系。”詹豐興還提出,氣象、農業農村等涉農部門要協調推進農業氣象災害風險預警。強化農業氣象風險預警信息全網發布,強化面向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點對點、直通式預警服務,推進信息進村入戶。

“江西目前仍以傳統農業氣象服務方式為主。”詹豐興認為,有必要在高標準農田建設規劃中強化氣象服務基礎能力,顯著提升高標準農田的氣象保障服務水平。

“在高標準農田建設中統籌考慮農業氣象監測,建立高標準農田氣象監測體系。”詹豐興進一步建議,加強遙感監測能力建設,將高標準高農田氣象觀測網絡建設納入整體農業氣象觀測布局中。建設高標準農田氣象服務大數據平臺,實現農情數據采集、農業氣象分析、農田氣象服務等智慧化,并與省級高標準農田農業大數據平臺實現數據共享,提高服務成效。


編輯:朱建華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va亚洲va在线观看日本 | 中文字幕九热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成色在线观看网站 | 中国AV免费在线播放 | 竹菊精品久久久久久久99 |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