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3月1日電(記者 胡方玉)在公眾視野中,余靜的身上有很多“標簽”:她是“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是“全國誠信之星”,是“中國好人”……
在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村民的眼中,她是與大家心貼心、能帶領全村老少爺們致富奔小康的余書記,是扎根大別山的“映山紅”。
2015年7月,余靜來到大灣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扶貧工作隊長。
這是一個地處大別山腹地、天馬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腳下的村莊,總面積25.6平方公里,轄18個居民組。
山高路遠,產業薄弱。當時的大灣村貧困發生率為20.6%,是全縣71個重點貧困村之一。
2016年4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金寨。就在大灣村村民陳澤申家門口小院內,召開了一場座談會,發表了重要講話,金寨由此邁入了高速發展時期。
牢記總書記的殷殷囑托,7年來,余靜像“螺絲釘”一樣扎根在基層第一線——她把入戶走訪當成每天的日常,記錄簿換了一本又一本,村民的心門也打開了一扇又一扇。
摸清家底后,余靜和村干部帶著鄉親們在青山綠水間尋寶,于守正創新中發展。近年來,全村堅持以“山上種茶、家中迎客、紅綠結合”為主導,依托5000余畝茶園,積極引導和幫扶群眾發展特色產業,發展了茶園管理、茶葉采摘、炒制加工等就業崗位。在此過程中,村民們借助大灣村的秀麗風景,吸引越來越多的文旅項目落戶,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而今,大灣村成功創建國家級4A景區,并先后獲得“全國鄉村旅游重點村”“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等稱號,成了“村有當家產業、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的明星村。去年,大灣村共發展民宿45家,村集體經濟收入超過了2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了17038元。
2021年2月,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大灣村獲得“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作為大灣村黨總支第一書記的余靜,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1月17日,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五次會議通過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名單,余靜成為新一屆全國政協委員。
“這是一份榮譽,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一名來自基層的全國政協委員,余靜表示,將更多關注與鄉村振興有關的政策,“我要把基層的聲音帶到全國兩會上,把中央的好政策帶回來,努力把中央關于鄉村振興的政策在大灣村落實好,為鄉村振興貢獻自己的力量。”余靜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