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科技中國 使命擔當>政策導讀

吹響科技強農集結號——

農業專家解讀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

2023年03月04日 13:52 | 作者:馬愛平 | 來源:科技日報 分享到: 

又是一年春來到,人勤春早農事忙。

2月13日,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發布。這是新世紀以來,中央連續出臺的第20個指導“三農”工作的一號文件,再次表明黨中央加強“三農”工作的鮮明態度,發出重農強農的強烈信號。值得關注的是,文件在九個部分中將“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單列,加以強調。

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應如何強化農業科技和裝備支撐?科技日報記者采訪了農業領域相關專家。

突破創新推進種業跨越式發展

文件指出,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

“抓好種業創新,以創新為突破推進種業跨越發展,要針對我國缺口較大的玉米、大豆、種豬等農產品進行重點攻堅。”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牛坤玉說,首先要強化企業在生物育種產業化中的主體地位,鼓勵企業開展生物育種科技創新,特別是加強玉米、大豆、畜禽種源的科研力度,引導和培育創新型種業龍頭企業。

“更要完善配套制度體系建設,加快相關法規的修訂實施,健全從種植生產到產品銷售加工的生物育種產業化的配套制度體系。目前,科研項目實施機制與育種長周期特點不適應,一個植物品種的育成需要8到10年的時間,而現在的科研項目一般以5年為一周期,短時間內很難有創新成果產出,這種‘一刀切’的科研立項不利于種業發展。”牛坤玉說,還要出臺符合育種長周期特點、適合種業發展的支持政策,加快大豆高產高油高蛋白品種選育,生豬、奶牛等品種關鍵性能趕上國際先進水平,一些品種選育要實現零的突破,打好種業翻身仗。

加快先進農機進軍生產一線

文件提出,加快先進農機研發推廣。

“今年的一號文件提到支持北斗智能監測終端及輔助駕駛系統集成應用,這是北斗系統首次進入中央一號文件。”農業農村部農機作業監測與大數據應用重點實驗室主任、中國農業大學信電學院教授吳才聰說,最近幾年,我國農業生產機械化全面提升,以北斗、5G等信息技術為支撐的智能農機裝備進軍生產一線,截至2022年底,農業已累計應用北斗設備近120萬臺/套。

如何加快北斗智能監測終端及輔助駕駛系統集成應用?吳才聰建議,面向廣大農區完善北斗地基增強系統與星基增強系統,實現北斗高精度應用全覆蓋;全面支持北斗輔助駕駛系統前裝應用和少人化智能農機研發與推廣,提高農機自動化和智能化水平;構建基于北斗的國家農機作業根數據,實現“一部終端、兩路傳輸、省際交換、全面應用”,形成有中國特色的農機生產、管理與服務體系,發揮大數據的科學與應用價值,促進農機全生命周期監管、購機與作業補貼核算、社會化服務調度與結算、燃油排放監測和農村貸款保險盡調等應用發展。

加強培育農業綠色低碳產業

文件指出,推進農業綠色發展。

“農業既是我國重要的溫室氣體排放源,又是巨大的碳匯系統,在保障糧食和重要農產品有效供給的前提下,按照‘雙碳’目標要求,高質量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然要求發展綠色循環低碳農業。”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經濟與發展研究所副研究員劉靜說。

劉靜建議,加強農業綠色低碳產業培育,大力發展以綠色低碳生態循環為增長點的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推進種養加銷一體、農林牧漁結合、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現代復合型綠色循環農業產業體系建設。推動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技術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帶動農業轉型升級。以綠色金融、龍頭企業為主體,積極構建農業綠色供應鏈,推行全程綠色低碳標準化生產,探索低碳農產品、節能農產品的認證、標識和管理,引導農業企業、經營主體強化減排固碳技術應用。打造一批農業綠色低碳產品品牌,建立健全農產品碳足跡追溯體系,拓展供給方式和供給渠道,不斷壯大新興產業增長動能。

編輯:馬嘉悅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曰韩第一页综合久久道第88频 | 在线a天堂亚洲 |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88 | 午夜性色福利视频你懂的 |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 亚洲精品911永久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