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協網北京3月5日電(記者 高峰 呂巍)種子是農業的“芯片”,以市場化為導向的育種模式已是全球種業創新大勢所趨。“建議做優做強做大國家種業陣型企業,打造我國種業振興骨干力量,推進我國種業自立自強,實現種源自主可控,提升種業國際競爭力。”全國政協委員,延邊畜牧開發集團董事長呂愛輝表示。
在她看來,企業直接面向市場,最具備成為創新主體的特征和條件,因此,要充分發揮企業主體作用,加快建立以種業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用緊密結合的商業化育種體系,扎實推進種業振興行動方案。“要把扶優企業作為打好種業翻身仗的關鍵一招,擺上種業振興行動的突出位置。”
呂愛輝建議,把陣型企業作為扶優重點對象,集聚資源“破難題、補短板、強優勢”。聚焦少數主要依靠進口的種源,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新品種;聚焦有差距的種源,在品種產量、性能、品質等方面盡快縮小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聚焦優勢種源,鞏固強化育種創新優勢。
“同時,要加快人才培養,推動育種人才向企業流動。發改、財政、科技等相關部門也要加大支持力度,研究推進重大品種研發與推廣補助、企業貸款貼息等相關扶持政策出臺實施。構建親清政商關系,積極主動為企業創造公平的競爭環境和良好的營商環境。”呂愛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