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委員記者 劉笑偉
每次參加大會的全體會議,我都會伴著嘹亮的國歌聲仰望懸掛在人民大會堂大禮堂主席臺上方正中處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會徽。作為文化藝術界的新任委員,我有一種越來越強烈的感受:新時代新征程標定出的歷史方位越來越清晰,新起點新目標賦予我們的使命責任越來越重大,也越來越明確。
仰望著神圣莊嚴的會徽,我想到: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文藝工作者,身處這一偉大歷史進程,我內心涌動著對于未來的期待。新征程上,文化藝術界有很多具體目標需要去一步步實現,有很多任務需要加緊推進落實,更有很多問題需要扎實改進。
仰望著神圣莊嚴的會徽,我想到:文藝是時代的號角。作為新時代的作家藝術家,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創作出更多的精品力作。堅持文藝創作的高質量發展,創作出黃鐘大呂式的時代“高峰”之作,從而凝聚人心、激發全社會的奮進力量。
作為作家藝術家,一定要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博大胸襟,創作出富于時代特色、充滿創新創造的文藝作品,向世界講述新時代中國故事,以文藝的獨特魅力和深遠效果,向世界展示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仰望著神圣莊嚴的會徽,我還想到了,2021年12月14日,在中國文聯十一大、中國作協十大開幕式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曾深情囑托我們:“今天,中國、中國人民、中華民族的未來無限廣大。新時代需要文藝大師,也完全能夠造就文藝大師!新時代需要文藝高峰,也完全能夠鑄就文藝高峰!”我們一定不辜負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和希望,在新征程上用心、用情、用力書寫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中的文藝篇章!
(委員記者系中國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軍事文學委員會副主任;邀請支持:本報記者 楊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