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靳燕
“從森林中來,到生活中去。”全國政協委員、河南農業大學林學院院長范國強今年帶來了一件關于加快開發森林食品的提案。這件提案的產生,還要從2022年習近平總書記在看望參加全國政協十三屆五次會議的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時說起。
“當時我就在現場聆聽,從‘糧食’到‘食物’再到‘大食物觀’,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讓我對糧食安全的思考有了更寬廣的視野。”范國強表示,自那時起,自己的履職方向更明確、動力更足了。
范國強介紹,當年焦裕祿帶領蘭考縣人民用“農桐間作”的模式治理風沙,蘭考隨后成為全國聞名的泡桐之鄉。
“泡桐樹全身都是寶。以泡桐花為例,民間常用其烙餅、涼拌、煮粥等,飲用泡桐花茶還具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范國強告訴記者,樹林中蘊藏著大量的食物資源,如板栗、棗、核桃、油茶等都屬于木本糧油作物,除可直接利用的果實、種子外,有的樹葉、花、莖等也具有食用、藥用等多種價值,這些都是大自然的饋贈。
“‘藏糧于林,藏技于林’不是夢想,要運用科技讓越來越多的‘森林熱量’‘森林蛋白’從林間走上百姓餐桌。”為此,范國強提出制定國家森林食品發展規劃、加快扶持提供優良森林食品木本植物的分類定向育種工作、延長森林食品的產業鏈、加快實施森林食品品牌戰略等建議,讓百姓們的餐桌更豐富、吃得更健康。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3月04日 第 2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