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我與人民政協報同行
我家《人民政協報》的好去處
我是《人民政協報》的熱心讀者與忠實訂戶。時間一長,家中看過的報紙越積越多。家人覺得舊報紙占地方,于是每隔半年或一年時間就賣掉一批。以往,我們覺得這么做很正常。然而,前年初發生的一件事改變了我們以往的想法。也是從那時開始,我家看過的《人民政協報》“再就業”了。
那是前年元旦后的一天,一位當村支書的親戚來我家做客,那時正逢我的妻子把一疊往期的《人民政協報》打捆,準備賣給收廢品的人。這位親戚順手翻了翻,覺得報紙內容豐富、信息量大、精品文章多,其中很多內容一點兒不過時,而且同樣適合農村讀者閱讀。這位親戚當即感慨地說:“你家把這么好的報紙當廢品賣實在太可惜,如果放到我們村的圖書室里,農民們一定喜歡得不得了。”這位親戚接著告訴我,如今他們村里雖然辦有圖書室,但因為經費有限以及征訂宣傳不夠等原因,訂閱的報刊種類與數量還不多,像《人民政協報》這樣的國家級報刊就更少了。
親戚的一番話讓我深受觸動。是啊,訂戶過早地把看過的報紙當作廢品賣,造成寶貴的信息資源被浪費。如今,農村喜歡看書讀報的人很多,如果我們定期把看過的《人民政協報》送給農村圖書室,倒是一種很實在的“智力幫扶”與“文化援助”行動,可以讓這份很有分量的報紙得到再利用,并能為提高農民綜合素質、促進新農村建設作出貢獻。于是,我當即與這位親戚商定,家中這批舊報紙不賣了,全部讓他帶回家去,今后還會定期把看過的《人民政協報》送給他們村里的圖書室。這位親戚聽了非常高興,連聲說好,并風趣地表示一定好好珍惜、好好利用,讓報紙在村圖書室里“再就業”,好好發揮“余熱”。
從那以后,我把看過的《人民政協報》都收好,每隔一段時間準時送到這位親戚村里的圖書室。我這樣做已經堅持了兩年多,雖然處理起來麻煩一些,但可謂一舉多得。我今后會一直堅持這樣做,同時也非常希望更多訂戶想辦法讓看過的《人民政協報》“再就業”。
(作者系農工黨江蘇省南通市委會通州區支部黨員)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4月04日 第 04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