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慶祝人民政協報創刊40周年>我與人民政協報同行
摸索出自己的寫作風格
2009年5月,我到政協工作,從此與《人民政協報》結下了不解之緣。我一邊熟悉工作,一邊就地取材、挖掘新聞,稿件不時見諸報端卻遲遲沒能在《人民政協報》發表。第二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撰寫的一位老軍人當年陪同董必武先生游蓬萊的稿件,在《人民政協報》春秋周刊發表,我的信心一下增強了。慢慢地,我對照見報前后的稿件,認真比較、細心揣摩,怎樣選題、如何構架、從哪切入,似乎從中悟出了一些寫作的“門道”。
我多年養成隨身帶本記錄的習慣,無論會議、采訪還是視察、座談,都記錄下來,包括發言者的語氣、表情等,回頭再翻閱整理,劃出重點、提煉主題,形成稿件。更多的時候,則提前設定主題、構思謀劃,然后添加內容,順勢成稿。2011年,嘗試寫了第一篇現場新聞,經編輯多次“點化”,刊登在當年10月3日出版的《人民政協報》二版頭條位置,題目是《蓬萊市政協“委員約談月”打造“信息集散地”》,此稿后來榮獲山東政協新聞獎。此后,我不斷完善技藝寫法,只要有可能,就采用現場新聞的形式,逐漸形成了個性化寫作風格。
《人民政協報》的周刊以各具特色的專業性、科學性、知識性等,吸引了我的眼球。每逢讀到好文章,我都下載下來做成剪報,閑暇之余再細細品讀品味。平時視察、協商過程中遇到與不同周刊相匹配的素材,按要求整理成篇,一批非新聞類文章躍然紙上,擴展了寫作視野。10余年間,我累計在《人民政協報》發表各類稿件80余篇,實現了數量、質量雙豐收。
今年是《人民政協報》創刊40周年,?!度嗣裾f報》生日快樂,越辦越好?。ㄗ髡呦瞪綎|省煙臺市蓬萊區政協常委、提案委主任)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4月08日 第 04 版)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