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慶祝人民政協報創刊40周年>我與人民政協報同行
她成就了我的幸福與快樂
2020年1月,我到浦江縣政協工作,擔任副秘書長,協助秘書長分管宣傳、信息和理論工作。說句實話,在文聯工作了11年的我,到政協上班,一下子還真有點不適應,但好在我有辦公室工作和宣傳工作的經歷,對分管工作還是成竹在胸的。
前兩年,通過學習《人民政協報》,我給自己立了一個目標:一定要在這份報紙上刊發幾篇文章??墒菍懯裁茨兀坑衷撛趺磳懩??為此,每天《人民政協報》一到,我就翻看“民意·百姓家園”“生態·綠色產業”“春秋·朝花夕拾”等各個專版的文章。幾個月后,我選定了幾個值得去寫的題材,得到單位領導同意后,開始付諸行動。
我采寫的第一篇文章是有著兩千余年孝義家風傳承的浦江縣鄭宅鎮孝門村,這是浦江孝義文化的源頭,因為1999年至2001年我在這個鎮工作過,知道它的歷史。采寫工作很順利,以《孝門村:孝義文化再傳佳話》投稿《人民政協報》,于2020年12月21日在“民意·百姓家園”發表。
這大大激發了我的熱情,立即著手第二篇文章的采寫:浦江通過“三改一拆”“五水共治”等大規模治污后,生態環境持續好轉、人民群眾的獲得感持續增強,我以《讓蟲兒作證》為題,采寫了浦江縣通過生態治水踐行“兩山理論”的文章,投給《人民政協報》。2021年1月21日,文章在“生態·綠色產業”版刊發,還配了照片。
此后,我開始為“春秋·朝花夕拾”版撰寫第三篇文章:《石西民:中國新聞工作的踐行者》,修修改改,直到滿意后投向《人民政協報》。在等待刊發的時間里,我獲悉浦江縣連續第七年獲得浙江省治水“大禹鼎”的消息后,又采寫了《讓“大禹鼎”作證——浙江省浦江縣七捧“大禹鼎”的故事》,繼續投稿《人民政協報》。令我沒有想到的,也是投稿以來第一次幸運的事發生了——在2021年8月5日的《人民政協報》上,“春秋·朝花夕拾”版和“生態·綠色產業”版分別刊發了我的這兩篇文章,讓我激動了好幾天。每每與文友、家人說起這事,都說是“無巧不成書”。
2022年初,我轉任政協教科衛體和文化文史學習委員會主任。在隨后的縣“兩會”上,浦江縣委、縣政府第一次將“生態立縣”置于第一位,我順勢采寫了《從“工業強縣”到“生態立縣”——講述新時代的“浦江故事”》一文,在2022年8月4日的《人民政協報》“生態·綠色產業”版刊發,這是我在該版頭條發表的第三篇文章。衷心感謝王菡娟老師和王碩老師的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10月10日的《人民政協報》8版頭條《心中有民,行之為民——浙江政協開展“助力共同富裕示范區建設專題協商議事月”活動綜述》的壓題照片,就是我主持的一場“民生議事堂”活動,這讓我感到無比幸福和快樂!
衷心感謝《人民政協報》!
(作者系浙江省浦江縣政協教科衛體和文化文史學習委員會主任)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4月14日 第 04 版)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