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政協資訊
民生實事“小切口” 推動服務“大民生”
——天津市政協建言“加強快遞騎手交通安全管理,推進城市文明綜合治理”工作紀實
人民政協網7月13日電(記者張原)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線上消費改變了人民群眾的生活方式,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往返于快遞、外賣行業的“最后一公里”,奔波在群眾需求的“最前線”,已經成為民生鏈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
天津市政協本著民生實事“小切口”推動服務“大民生”理念,將提案辦理協商與專題調研、專題協商相結合,堅持問題導向,既胸懷“國之大者”,又關注“民生小事”,實際問題重點解決,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圍繞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穿梭于大街小巷,交通安全隱患多、維權難等現實問題,開展了持續深入的調研。今年,市政協社法委把調研重點放在快遞小哥的道路安全管理上,找問題尋對策,深入剖析重點研究,力求為快遞小哥解決一些實實在在的現實難題。
調研找癥結:發現問題 研究問題
據全國總工會在《第九次全國職工隊伍狀況調查》中的統計顯示,目前全國外賣員、快遞員、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人員數量達到8400萬人,天津市外賣、快遞30萬人。天津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帶領社法委委員在調研中了解到,僅今年1-4月已有12.6萬人次受到處罰,占比42%。
面對如此龐大的從業群體,加強對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的關心關愛和權益保障已經成為社會共識。
市政協社法委在調研中發現,快遞員普遍交通安全意識薄弱,逆行、闖紅燈、隨意變更車道、行車撥打電話、超速行駛、不按規定佩戴頭盔等行為常有發生,導致交通安全事故頻發。而各類快遞企業道路交通安全主體責任落實不到位,安全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培訓缺失。
“配送車輛安全性能普遍較差,違規超標車輛仍未清零。”調研顯示,盡管新國標已推動實施,對車輛續航里程、行駛速度等進行了限定,但很多快遞員為了多送貨、快送貨,依舊選擇超標車或違規改裝車,安全隱患多,影響交通安全。
出了事故,快遞員事故責任賠償能力有限,人身權益保障也明顯不足。委員們看到,快遞員缺乏權益保障意識和能力,事故發生后不善維權,只能自行“買單”。但大多數快遞員經濟水平有限,賠償能力較弱,無法對事故受害方進行及時足額賠償,從而衍生出了新的社會問題和矛盾。
“目前,快遞員等新業態從業者職業傷害保障機制不健全。”調研組赴相關職能部門了解到:快遞員工作方式靈活多樣,同企業之間是一種松散的管理與被管理關系,難以符合傳統勞動關系認定標準。無法適用社會保險中工傷保險的保障模式,不能納入工傷保險予以保障。
建言求可行:尋對策 解難題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小快遞”折射“大民生”。快遞小哥、外賣騎手是廣大一線勞動者的縮影,既為崗位盡職盡責,更為家庭期盼拼盡全力。民生無小事,如何加強快遞騎手交通安全管理,不斷提升快遞小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已經成為新時代需要細致解答的一道民生考題,也是提升社會治理水平的一篇大文章。
“要嚴格落實企業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加強對快遞員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培訓。建議主管部門加強對寄遞企業和互聯網交易平臺等開展交通安全培訓工作監管,新從業人員培訓合格方可上崗。”在張金英看來,應將快遞員的事故責任與企業運營資質、評級等因素掛鉤,將快遞員發生交通事故的頻率直接與企業考核關聯,促使企業落實交通安全主體責任。同時,暢通快遞員交通安全學習便捷渠道,采用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形式,結合事故案例以案說法,切實提高快遞員安全意識和交通違法認知,減少事故發生。
圍繞如何持續加大對交通違法行為的治理力度,加強對快遞配送車輛的合規性管理,調研組建議公安交管部門加大治理力度,將快遞員的從業資格與交通事故發生情況掛鉤,建立黑白名單,通過交通規則考試可重新上崗。同時,要加快新型配送車輛的創新研發,加強對存量配送車輛的合規性建設,嚴厲打擊非法改裝、拆除限速器等行為。
加強對快遞員權益保障是調研組最關心關注的。委員們提出,要壓實行業監管和企業主體責任,加快推進快遞員職業傷害保障,明確企業總部在快遞員權益保障方面的法律義務,完善加盟企業管理制度,建立合理的工資薪酬體系,提高勞動合同簽訂率和“五險一金”參保率。探索多類型、多層次的參保模式,將快遞員權益保障納入行業誠信體系建設范疇。
委員們呼吁,優化考評手段、搶單模式、差評處罰機制等,杜絕“唯快至上”的簡單運營方式,鏟除外賣騎手“被迫”交通違法的內因。加快出臺新業態從業人員交通責任和職業傷害保障等制度規定。
如何切實加強對快遞小哥等新就業群體的關愛和服務,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調研組建議相關政府部門要加強勞動監察執法力度,嚴格落實勞動法、職業病防治法等相關法律法規,持續構建和諧穩定的勞動用工關系。用工企業要做好快遞小哥基本生活保障。
來自民政部門、總工會、共青團等界別的委員同時建議,發揮社會各界資源優勢,加大對快遞從業人員服務站點建設,拓展服務范圍。要切實解決快遞投遞“進小區物業難、進樓宇難問題”。
“廣大市民要給予快遞小哥多一份尊重和關愛,讓他們能夠健康、安全、安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工作思考:選題求精準 調研求深入 效果求落地
市政協副主席張金英多年來持續關注并深入研究這一課題,2021年參與全國政協社法委的專題研究。今年,市政協將“全面推進法治天津建設,提升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作為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議題,快遞小哥道路安全管理也是提高社會治理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張金英提議下,社法委將其列為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子課題重點調研。本著調查研究的持續性、相關性和實用性原則,在外出考察調研中,社法委認真詳細了解外省市在這方面的先進經驗和成功做法。
“調研要‘身入’基層,更要‘心到’基層,聽真話,察真情,真研究問題、研究真問題”。市政協創新調研方式方法,把調研協商座談會搬到了共青團和青聯界別活動站,在這個青年人的活動陣地上,邀請民政局、郵政管理局、快遞行業協會等涉及的相關部門負責人現場答疑;還邀請工會、婦聯、新媒體行業的政協委員、人大代表“出招接招”幫助解決實際難題,不少快遞小哥代表來到會議現場。
“究竟我們所做的工作是不是他們想要的,我們解決的問題是不是他們急需的。”張金英說,大家跟快遞小哥坐在一起,拉拉家常聽聽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愁所盼。
讓快遞小哥感動的是,市政協協調凱爾翎公益基金會向快遞協會和快遞小哥捐贈價值1.1萬元的防暑降溫物品和防疫物資。快遞小哥反映配送期間如廁、飲水、手機充電場所缺少,影響遞送效率問題,市政協現場協調民政部門、總工會、共青團,用足用好“暖心驛站”“戶外勞動者之家”“青年之家”“快遞員之家”,加大服務點位建設,拓展服務保障范圍,讓更多快遞小哥得到更好的服務保障;針對部分社區和商務樓宇不允許快遞小哥車輛進入問題,市政協幫助協調解決專用空地,方便快遞車輛的臨時停放;針對快遞小哥遇特殊天氣和節假日快遞配送時限延長,部分客戶不理解給予差評問題,市政協現場邀請部分新媒體行業負責人,通過“掌上天津”等新媒體積極呼吁廣大市民給予快遞小哥理解和包容。
會場上,委員們邊調研、邊協商、邊解決,會議氣氛活躍、效果顯著,得到了快遞小哥的一致好評。
“社會治理不是簡簡單單你的事、我的事,而是我們大家的事。”張金英說,選擇“快遞騎手交通安全管理”這個課題的初衷和本意,就是如何最大程度調動起以快遞小哥、外賣騎手為代表的龐大新興業態群體力量,積極參與到城市文明的綜合治理當中,成為打通基層社會治理神經末梢的重要力量。在她看來,快遞小哥具有人員數量多、地域分布廣、活動全天候的特點,具備擔當社會治理前線“流動哨兵”“流動探頭”的先天優勢條件。要通過保障快遞小哥道路安全、維護快遞小哥正當權益、提供更多貼心暖心服務,為快遞小哥解真難、紓長困,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各方面尊重和溫暖的同時,激發出快遞小哥投身社會服務和基層治理的內生動力,讓快遞小哥不僅工作有力量,社會服務也有勁頭,在日常完成送單任務的同時,把井蓋丟失、路燈不亮等影響群眾生活的身邊事上報,成為穿梭城區的兼職網格員,通過一件件暖心的“小舉動”不斷撬動起社會的“大治理”。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