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彰顯政協新作為 創新履職的福州故事>要聞
互聯互通互融共建共享共贏
——福州市委書記與委員齊謀構建都市圈協調發展新格局
“放眼閩東北,山海相連,民眾可親。”
“不僅要‘拼’政策,更要‘拼’產業鏈配套。”
“各市應重點發力的產業鏈重點環節尚不清晰怎么辦?”
日前,在福建省福州市政協機關13層協商議政廳里,一場你來我往的“頭腦風暴賽”激戰正酣。雙方“面對面”,有的舉手“搶話筒”,有的不停埋頭記,有的被嗆成了“關公臉”……
原來,市政協當天圍繞“構建福州都市圈協調發展新格局”召開首場專題議政性常委會會議,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林寶金與政協委員、智庫專家、業界代表及相關部門負責人或身在現場,或視頻連線,齊謀良策,共商良方。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構建大中小城市協調發展格局”。2021年6月,福州都市圈獲批成為全國第二個國家級都市圈。兩年來,“福州都市圈”緊鑼密鼓有序推進。2022年,福州都市圈地區生產總值近1.9萬億元,占全省超35%。
“構建福州都市圈協調發展新格局,關鍵在于遵循都市圈自身發展規律,充分發揮福州中心城市的核心引領作用。”作為市政協智庫專家,鄭慶昌有備而來,提出了頗為新穎的觀點——“市圈聯動”構建福州都市圈協調發展新格局。
“建設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現代化都市圈,首先要打造一體化高效便捷的‘交通圈’。”市政協委員李良川建議,推動福州機場從“區域樞紐機場”提升為“國際樞紐機場”,并加快推進都市圈城際鐵路F1\F2\F3建設,全面提升福州都市圈航空輻射帶動作用。
市政協常委林群慧更加關注產業鏈創新平臺的吸引力。在她看來,應積極探索適合都市圈發展的平臺共建共享機制,以福廈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福州片區和東南(福建)科學城建設為抓手,加快引聚高能級創新平臺,聯合打造東南科創策源高地。
“目前,我們的高速公路已覆蓋都市圈內所有縣區。”耳邊議論聲不斷,林寶金邊聽邊記,不由感慨道,“接下來,要堅持‘鐵公機港’齊頭并進,力爭盡快實現‘一小時通勤圈’,在山海之間筑起交通‘大動脈’,做到互聯互通互融,共建共享共贏。”
福州都市圈由福州、莆田兩市全域,寧德市、南平市部分地區,及平潭綜合實驗區等“四市一區”構成。可以說,構建福州都市圈協調發展新格局,不僅需要福州的核心引領,更需要其他“三市一區”的協同聯動。
“希望串聯精品線路,打造福州都市‘旅游圈’。”“期待加快聯動開放開發,實現科創資源共育共享。”……視頻連線中,南平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長姜貴梅、寧德市自然資源局副局長劉曉兵紛紛提出了各自的想法。
“福州都市圈是一個具有強大經濟實力和增長潛力的東南經濟圈,為構建多元融合金融體系提供了廣闊空間。”在即席發言環節,市政協委員鄭霄則呼吁,聯合打造金融創新中心,聯手促進金融國際化,加快“互聯網+”金融發展,助力圈內經濟社會可持續健康發展。
“系統集成圈”“交通通勤圈”“產業生態圈”“優質生活圈”“都市朋友圈”……一個個聚焦協調發展的關鍵熱詞推動著會場氣氛持續升溫。
“全場專題協商會主題突出、氛圍濃厚,課題選得準、調研做得實、成果有價值。”林寶金毫不掩飾對與會人員建言的贊譽之情,表示將一如既往地重視政協工作,齊心協力推動福州都市圈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為新發展階段新福建建設提供強大支撐。
市政協主席劉卓群表示,市政協將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論述,按照市委統一部署,推動政協服務全市發展大局的站位再提升、重點再聚焦、實效再彰顯,為福州都市圈邁上現代化新征程作出政協新貢獻,在服務現代化福州建設征程中有新作為。
編輯:王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