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故事>委員故事
拜文匯:發力職業教育讓學生“有書讀、讀好書”
記者 李京
漫步在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的林蔭道上,時常可以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他手里握個手機,踱著不緊不慢的步子,細細打量著校園每一個角落,時不時拍照發信息,或者直接打電話給相關人員現場研究解決發現的問題,往來教職員工、學生都會習慣性地和他打招呼。
他就是全國政協委員、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董事長拜文匯。
“老話說‘知識改變命運’,我出身于農村家庭,做夢都想考上大學,改變命運。幸運的是我做到了。如今,我有了能力,就想幫助更多孩子通過上大學改變命運。”談及發力職業教育的緣起,拜文匯坦言,自己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學生們“有書讀、讀好書”。
2008年,作為外貿民營企業家的拜文匯給山東省日照市委寫了一封《有財力 我想干些有意義的事》的信,表達了自己投資興辦教育回饋社會的決心,隨后在政府大力扶持下,他創辦了山東外國語職業學院。
回望來時路,談育人理念,憶辦學過程,表職教愿景,拜文匯感慨萬千,總有說不完的話。
2014年的艱難情形,拜文匯至今仍歷歷在目。“一邊是嗷嗷待哺的學校發展建設,一邊是集團繃得緊緊的資金鏈,每天早上起床,我就像鼓足氣的氣球,到處尋求解決方案。晚上歸來,又像被‘釘子’扎過的氣球垂頭喪氣。”
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的實驗實訓樓南側,有幾株扎根在巖石縫隙里的葡柏。它們扭曲著身體,掙扎著向上攀爬,暑往寒來,蒼翠茂盛。在拜文匯情緒最低落的時刻,這里成了他心中的圖騰。
“永不服輸、永不言棄的志氣,不就是‘山外’的精神圖騰嗎?‘山外’就是要培養具有這種精神的大國工匠、高層次技術技能人才!”靠著這股子勁頭,拜文匯帶領員工挺了過來。
職業教育,大有可為;履職盡責,念茲在茲。2023年是拜文匯深耕職業教育一線的第15個年頭,也是他作為全國政協委員履職的第一年。15年間,在見證了我國職業教育發生的格局性變化后,拜文匯將自己的感悟匯集成了在全國“兩會”期間提交的多件提案。
作為新任委員,拜文匯對待政協履職工作用心用情。宣講“兩會”精神,牽頭組織“山外匯夢·界別同心匯”三級委員工作站,到一線調研……全國“兩會”結束后,拜文匯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履職工作中。時常有工作人員笑言:“董事長已經‘不務正業’了,現在是將政協履職作為本職工作來做了。”
聽了這些話,拜文匯只是淡淡一笑。
前不久,拜文匯驚喜地發現,自己有關職業教育的多件提案已被立案,關于“同案同判”的提案也得到了最高法的書面回復,相關工作有序推進中,這也在無形中增強了拜文匯的履職信心。“10年間,我國職業教育在‘引進來’和‘走出去’中不斷實現‘再提升’,山東外國語職業技術大學也在2018年成為全國首批15所職業本科學校之一。在這期間,我發現,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環節。”
產教融合“合而不深”、校企合作“校熱企冷”成為制約現代職業教育發展的瓶頸。對此,拜文匯給出了三點建議:國家層面,細化產教融合型企業“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組合式激勵政策;政府相關部門運用新一代信息技術建設產教融合信息共享服務平臺,通過購買服務形式培育產教融合服務組織和企業,向各類主體提供精準化加強產教融合信息共享服務;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將企業參與校企合作情況,納入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報告的內容,推動國有企業率先成為產教融合型企業。
“《教育部2022年工作要點》明確提出加快發展老年教育。下一步,我的履職重點也將聚焦老年人,為辦好老年教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為建設學習型社會多作貢獻。”言語間,拜文匯信心滿滿。
《 人民政協報 》 ( 2023年08月15日 第 08 版)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