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雙向發力的天津實踐>政協資訊
共謀兩岸人民健康福祉
——津臺大健康創新科技研討會小記
人民政協網8月27日電(記者張原 李寧馨 通訊員魏天權)“津臺兩地在衛生健康領域各具優勢和特色,擁有廣闊的合作空間,我們要為兩岸醫學專業交流帶來啟迪,為兩岸同胞健康謀得福祉,共享健康生活。”日前,在天津市人民政府、國務院臺辦、海峽兩岸關系協會、天津市政協共同主辦的第十四屆津臺投資合作洽談會重要活動之一的津臺大健康創新科技研討會上,兩岸醫學領域專家學者圍繞中醫藥文化傳承與發展、養老照護、生物科技等進行深入交流。
傳統中醫藥學應該充分發揮優勢,促進世界中醫藥學發展,造福廣大人民。
“中醫學是一門以‘證’為核心的醫學科學體系,‘證’是從另外一個角度對人體異常生命活動的觀察、分析、歸納與總結,指導上‘辨病’與‘辨證’的有機結合,有力地提高了療效,也加深了對疾病的認識。天津和臺灣在中醫藥領域已經有很多交流合作,在國家大力推動中醫藥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兩地的中醫藥學交流將更加廣泛。”國醫大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學部常務委員、天津市中醫藥研究院名譽院長張大寧以中醫藥的雙重屬性和中醫學的發展為主題,進行了主旨發言。
“數字化手段對各項養老服務事項、服務流程、參與主體、業務責任等進行整合梳理,要構建全鏈條數字化流程管理系統,多方聯動數據共享,利用數字化技術搭建多層次、多站點互聯的服務管理平臺,標準化通道進行服務輸出,使高質量養老服務快速在更廣范圍內拓展復制,實現規模化發展……”天津小橙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祝棟楠深度講解數字化賦能智慧養老產業發展的新趨勢。
全國臺企聯副會長、天津市臺資企業協會副會長、合富(中國)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王瓊芝,廈門長庚醫院院長、臺灣長庚醫院名譽院長、臺灣醫療典范獎獲得者蔡瑩以及臺灣醫務學會秘書長、高雄醫科大學附設岡山醫院籌備處顧問黃明國等兩岸醫學專家學者,圍繞大健康產業相關熱點進行了主旨發言。
“黨的二十大對新時代新征程上推進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新的戰略部署,賦予新的使命任務。”天津市政協副主席王建國表示,天津將“提供更加優質的健康服務”作為重要任務,納入全市高質量發展“十項行動”之中,通過建強衛生健康服務體系、提供更高質量的醫療保障、實施養老服務體系提質工程等舉措,著力增進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質。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