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杭州第19屆亞運會>亞運搶“鮮”看
全民共享亞運激情 盛會帶動健身熱情——訪中國體育代表團副團長劉國永
新華社杭州10月5日電 題:全民共享亞運激情 盛會帶動健身熱情——訪中國體育代表團副團長劉國永
新華社記者吳俊寬、董意行、胡佳麗
在杭州進行的第19屆亞運會漸入尾聲。然而在賽場之外,在體育健兒頑強拼搏的精神感召下,體育盛會對于全民健身熱情的帶動和促進作用持續彰顯。
中國體育代表團副團長劉國永5日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大型體育賽事活動的舉辦,對于推動全民健身蓬勃開展、促進青少年參與體育活動作用顯著、意義深遠。
亞運會成為非奧項目展示舞臺
杭州亞運會設置了武術、龍舟、輪滑、空手道、柔術、軟式網球、棒球、壘球、壁球等十余個非奧項目。這其中,武術、龍舟、輪滑、軟式網球等項目在國內的參與人群相對廣泛。
劉國永表示,這些非奧項目是亞奧理事會根據亞運會慣例和亞洲特色體育項目開展情況設置的,可以有效推動亞洲地區體育和人文交流,增進團結友誼。杭州亞運會中國體育代表團在不少非奧項目上整體表現優異,在取得優異比賽成績的同時,通過參加亞運會,一些非奧項目也極大提升了關注與普及度,積極完善項目競賽規則和組織規范,為項目健康可持續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此外,滑板、霹靂舞等新興項目激情四射,通過亞運會賽事的展示,能夠讓廣大青少年參與熱情更加高漲。劉國永表示,伴隨著東京奧運會一些新興項目“入奧”,帶動了更多青少年參與其中。這些時尚有活力的運動項目,對于青少年理解體育、參與體育、愛上體育帶來了極大促進。
劉國永介紹說:“下一步,我們會將城市時尚體育與青少年體育發展更好地結合起來,探索將一些項目納入到全運會等綜合大型賽事活動當中,如定向越野、跑酷等,讓更多的青少年學有榜樣,實現體育教育的功能。”
亞運會帶動地方健身事業發展
杭州亞運會是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之后,我國舉辦的規模最大、水平最高的一次國際性綜合體育盛事。讓全民共享亞運成果,是杭州亞運會秉持的理念。
劉國永表示,杭州和5個協辦城市將惠民理念融入亞運會籌辦過程,打造亞運精品工程與惠民舉措協調推進。加快推進群眾身邊的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為群眾提供高效便捷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務;以亞運場館改造提升為契機,大幅提升公共體育場館綜合開放服務水平;積極組織舉辦群眾身邊的賽事活動,營造全民健身迎亞運的濃厚氛圍;大力推進亞運知識進校園,掀起青少年體育熱潮。
浙江省也緊緊抓住舉辦杭州亞運會的契機,深入實施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加快推進基層體育場地設施建設,積極組織全民健身賽事活動,激發經濟活力,傳播積極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營造重視體育、支持體育、參與體育的濃厚社會氛圍。
校園內,很多學校將學校體育與亞運會結合起來,普及體育運動知識,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校園外,各級政府部門也為孩子們搭建起更多了解亞運、參與亞運的平臺。在今年全國青少年兒童體育文化季上,千余名青少年在杭州、鄭州、重慶等多地同步展開角逐,不僅將體育精神傳遞給青少年,也將亞運氛圍帶到孩子們身邊。
大型賽事引領全民健身熱情
此次杭州亞運會適逢中秋節、國慶假期,為了進一步促進人們將觀賽過程中感受到的體育激情轉化為身體力行的健身熱情,“雙節”期間在國家體育總局的統一部署下,全國各地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貼近百姓、參與性強的全民健身活動。
據不完全統計,“雙節”前后全國各地開展的特色全民健身活動達到6000余項。席卷全國的健身熱潮與亞運賽場內的激烈競技形成遙相呼應之勢。
劉國永表示,近些年來國內舉行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對于百姓健身熱情的帶動和促進作用不斷凸顯。如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讓“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得以實現。
成都大運會上,由國內百余所高校的運動員組成的中國大學生體育代表團實現“滿項報名”,其背后折射出的是我國青少年日常體育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各類型體育運動項目推廣普及卓有成效,體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走通走實。
此外,全運會作為國內水平最高、規模最大的綜合性運動會,近年來也成為推廣全民健身活動、普及科學健身和健康生活知識、帶動更多人參與體育鍛煉的大舞臺。
劉國永說:“從北京到廣州,再到今天的杭州,亞運會的火種薪火相傳,全民參與健身的熱潮持續涌動,城市基礎設施不斷提升,讓我們看到了一座座更加活力四溢、宜居宜業的城市。而這背后所體現的全民共享、全民受益的理念,也必將在未來的辦賽中繼續得到貫徹和推廣。”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