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大會發言
車俊常委: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 為建設美麗中國貢獻政協力量
生態興則文明興。中共十八大以來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今年7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明確提出“四個重大轉變”“五個重大關系”等重要論述,對推進美麗中國建設作出重大戰略部署。
在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開展專題協商和民主監督過程中,一些問題和不足應予以重視:思想認識還要繼續提升;生態環境保護不平衡問題依然存在;法治保障和科技支撐還需進一步強化;政協作為專門協商機構,在學以致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上需持續用力。建議:
強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學習。結合主題教育,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學深悟透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深入踐行“兩山”理念,以更高政治站位推進新時代美麗中國建設。
細化重點工作切口建言獻策。圍繞黨和國家中心任務實現“最大公轉”,大興調查研究,圍繞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發展方式綠色低碳轉型、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等重點任務,以高質量建言資政助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
深化民主監督。堅持協商式監督定位,持續加大對三北防護林、長江生態環境保護等重大工程和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的民主監督,實事求是反映情況,推動人民政協制度優勢不斷轉化為生態治理效能。
優化對生態突出問題的協同研究協商。加強橫向、縱向之間和區域、流域之間的協同合作,開展跨界別、跨專委會、跨領域以及與地方政協的聯合調研、專題研究、民主監督,助力解決實際問題。
強化政協人才、智力優勢。充分調動政協常委發揮“關鍵少數”作用,政協人資環委和環境資源界委員發揮專業優勢,政協委員發揮聯系廣泛優勢,堅持建言資政與凝聚共識雙向發力,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活動,講好中國生態文明故事,推動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大眾化傳播。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