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委員履職“服務為民”
把優質醫療資源送到各族百姓身邊
——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赴內蒙古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衛生“三下鄉”活動小記
在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赴內蒙古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衛生“三下鄉”活動中,王秋菊委員為患者義診。
“這個病不難治,你是有希望恢復聽力的。”義診現場,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總醫院第六醫學中心耳鼻咽喉內科主任王秋菊的話音剛落,患者白春霞一下子哭出了聲。一個月來,白春霞前后跑了8家醫院,都被宣布無法恢復聽力,得知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赴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和鄂爾多斯市開展委員履職“服務為民”衛生“三下鄉”活動,她抱著最后一絲希望來求助“北京來的專家”。而王秋菊在救治患者的同時,對身邊的醫護人員提醒到,“醫生首先要樹立治療信心,不能輕易給患者的聽力判定‘死刑’。”
在鄂爾多斯市中心醫院,全國政協委員、解放軍總醫院骨科醫學部主任醫師王巖來到住院部,專門查看一名15歲男孩的病情,仔細查看了各項檢查報告后,王巖判斷孩子應該是胸腰段脊髓震蕩,建議采用激素治療沖擊3天。義診團隊轉場到伊金霍洛旗途中,王巖仍牽掛著男孩的病情,一直聯系主治醫生。“目前已經恢復到四級,很快就可以完全康復了。”得到這個答復后,王巖才松了一口氣。
“你的情況我已經跟我們醫院科室對接好了。到了北京打這個電話,可以考慮進行支氣管鏡肺減容治療,如果符合標準且同意進入臨床研究,可進行免費手術。”在包頭市土默特右旗醫院呼吸科,正在義診的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呼吸與危重癥醫學科主任王廣發給一名慢阻肺患者寫下一串號碼。
……
義診中,這樣讓人印象深刻的片段數不勝數。委員專家們下沉一線,相繼開展了義診會診32場,充分發揮在各自領域所具備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資源等優勢,為百余名疑難重癥患者解除病痛。
“基層醫療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改善,硬件設施和設備基本滿足群眾需求,但基層醫療水平提升的關鍵還是在人。”這是委員專家們的普遍感受。
活動期間,為開拓基層醫務工作者的學術視野,北京大學第一醫院心血管內科首席專家霍勇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放療科首席專家邱杰教授開展了以“心血管代謝的新藥研究改善心血管疾病的預后”“醫療器械創新與放療前沿進展”為主題的專題講座。得知兩位頂尖醫院的首席專家來授課,會場里座無虛席。
邱杰在講座結束后感慨,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基層醫院配備了放療設備,然而在實際操作中,放療醫生、物理師和技師等專業人員數量的不足成為制約基層放療發展的關鍵問題。“提高設備配置水平的同時,還要注重人才培養,才能實現我國腫瘤治愈率的穩步提高。”
在全國政協委員、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地壇醫院感染管理處處長盧聯合看來,專科醫生在治療過程中需要全面評估患者的身體狀況,而不僅僅是某一部位的問題,這需要醫生提供更精細化的診療服務。“需要醫師在專科培訓中加強全科知識的學習,而不能僅僅局限于某一專科。”
“要充分發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健康守門人的作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徐鳳芹提出,“要轉變觀念,對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考核標準不能單看診治了多少病人,而更應看它幫助了多少社區居民做好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水平上去了,才能有效預防疾病的發生和進展,從而節省醫療資源。”
為進一步助力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活動組還促成多項專科提升幫扶協議,助力先進技術盡快在當地落地,造福更廣大基層群眾。
“開展以‘專家義診、專題講座、專科提升’為主要內容的衛生‘三下鄉’活動是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的年度特色活動,既是為了服務百姓,也是為了深入基層調研,了解基層醫療機構的短板弱項,為包頭市、鄂爾多斯市衛生健康事業的發展提供精準的支持和幫助。”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主任陳寶生表示,全國政協教科衛體委員會將進一步發揮政協專門委員會自身特點和優勢,展現新時代人民政協履職為民的新擔當,把權威的診療、前沿的知識和先進的技術送到基層。(融媒體記者 王慧文)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