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雙周協商座談會>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 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會議新聞
讓退役新能源設備再顯“風光”
——全國政協“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雙周協商座談會籌備綜述
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實現新能源產業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是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促進高質量發展與高水平保護應有之義。
10日,全國政協“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雙周協商座談會在北京召開。為充分了解和掌握當前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成效和存在難點、堵點問題,作為會議承辦方,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提前統籌謀劃,詳細制定工作方案,聚焦議題組成調研專班,系統開展前期研究,于9月赴北京、河北兩地結合重點提案督辦開展專題調研,深入了解當前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存在的問題,并與部分全國政協委員、地方有關方面、企業代表、協會組織、專家學者等座談交流。同時將雙周協商會議題放在委員履職平臺的議政群中,鼓勵更多委員參與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相關問題的討論,力求讓這場高規格的協商座談會開出質量、議出成果。
摸實情——“情況摸透了,心中更有數”
近年來,在習近平總書記“四個革命、一個合作”能源安全新戰略的科學指引下,我國新能源產業步伐加快,實現跨越式發展。我國風電總裝機規模連續13年、光伏總裝機規模和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連續8年居全球第一。
過去社會各界對于新能源的關注,多集中在裝機規模、綠色清潔等方面,對其潛在的環境風險談論不多。近年來,隨著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設備大量應用,產業加快升級,技術更新換代,新能源設備將批量“謝幕”。數據顯示,2022年退役動力電池量超過10萬噸,到2030年退役動力電池規模預計將超100萬噸;2030年光伏組件累計退役規模將達到200萬噸,2040年預計將達700萬噸;2030年風電機組累計退役將超3萬臺,其中葉片固廢規模近95萬噸。隨著新能源設備更新換代加速,退役高峰預計還將提前到來。
此外,全球新能源產業發展對戰略性關鍵礦產資源需求不斷加大,而即將退役的大批新能源設備中蘊藏著大規模的戰略性再生資源。比如,鋰電池正極材料中鋰、鈷、鎳的含量遠高于天然礦藏,銅和鋁的含量高達10%以上,而光伏組件中鋁、銅、銀等高價值材料含量近20%。如果退役新能源設備不能實現回收利用,將導致大量戰略性礦產資源浪費和流失。
值得注意的是,退役新能源設備產生大量固體廢物和危險廢棄物,風機葉片中的熱固性復合材料難以降解,光伏組件中含有鉛、鎘、氟,鋰電池中含有鎳、鈷、錳等重金屬元素及難降解有機物。這些設備退役后若處理不當,會產生二次污染,嚴重危害生態環境。
我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尚不健全。雖然目前已建成超過1萬個汽車動力電池回收服務網點,廢舊動力電池回收利用規范企業近90家,建成萬噸級光伏組件回收示范產線,成立風機葉片綠色回收與應用聯合體等,但面對新能源產業即將來臨的退役潮,現有新能源設備回收利用體系尚不健全,從設計制造、規范回收,到梯次利用、無害化處置的全生命周期綠色閉環尚未形成。
由此可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迫在眉睫。但這同時也是新能源產業新的增長點,如何做好回收利用這篇文章,確保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繼續“領跑”全球?或許在“退役潮”上多做提前布局,更有助于交出一份高分答卷。
找癥結——摸準摸透一只只“麻雀”
那么,如何將新能源退役的設備進行再生資源回收利用?解題之道是——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
“五一”前后,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牽頭組織,聯合國家電力投資集團(簡稱國電投)戰略研究院,完成了全國政協“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專題調研組前期籌備工作和總體調研方案設計。依托國電投戰略研究院的專業支持,組建專家團隊,與工信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能源局等相關部委密切溝通,赴相關專業協會、企業、研究機構開展了走訪交流。
此外,為高質量開好這場雙周協商會,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調研組與國電投戰略研究院密切協同,進行了廣泛扎實深入的調研,力求把情況摸清,把痛點找準。
——小分隊調研:組織部分委員和專家赴浙江杭州、嘉興、湖州等地,實地考察光伏、風電、電池回收代表性企業了解實情;
——自主調研:調研組成員結合專業特長和工作實際,圍繞光伏、風電、新能源電池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情況,立足本職開展調研;
——專題調研,由全國政協領導帶隊赴光伏、風電、新能源電池領域代表性企業進行實地調研;
——協同調研:邀請內蒙古、新疆、江蘇、江西四省區政協開展協同調研。
6月2日,召開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工作籌備會;7月18日,召開推進光伏產業實現綠色閉環重點提案辦理協商會;8月29日,召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專題調研情況介紹會;9月6日,圍繞“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在北京市開展調研;9月11日—15日,圍繞“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調研組在河北省五市開展調研。
扎實深入的調研,為委員高質量撰寫發言材料提供了重要支撐,也為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的召開打下厚實基礎。今天,這些收獲與體會將轉化成高質量的發言呈現在協商會現場。
出良策——將調研成果轉化為“良方妙藥”
調查研究重在成果運用,開出對癥方子,解決好實際問題。為了更好發揮人民政協智力密集的優勢,讓更多委員參與相關問題的討論,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充分利用線上議政的便利條件,在委員移動履職平臺開通網絡議政群,引導委員就新能源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議題展開深入交流探討,深化認識,議政建言。
面對回收利用政策法規體系尚不完善、回收利用經營主體責任尚未落實、回收利用技術標準與新能源產業發展水平不匹配、市場機制不健全阻礙新能源產業形成綠色閉環等問題,怎么辦?
交流談論中,一些對策初現端倪:
要完善回收利用政策法規體系,強化政府監管職責;
要壓實各方主體責任,提升行業信息化水平;
要加快科技創新與標準化建設,保持我國新能源產業競爭優勢;
要完善回收網絡與市場機制,實現新能源產業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
……
圍繞雙周協商座談會主題,委員們在議政群里踴躍發言,建真言、獻良策。
在籌備此次雙周協商座談會過程中,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注重總結運用好已有提案督辦的工作成果,結合調研情況,梳理重點問題,確定發言方向,就發言材料逐一與委員反復交流,聚焦問題談深談透,把問題找準,把建議提實,力求提煉出高質量發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能源安全是關系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對國家繁榮發展、人民生活改善、社會長治久安至關重要。加快建立新能源產業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實現新能源產業全生命周期綠色發展,是涉及國家能源安全和高質量發展的重大議題,委員們將圍繞這個重大議題發表真知灼見。這場雙周協商座談會,無疑讓人充滿期待。(記者 李元麗)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