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頁 要聞 要論 協商 統戰 黨派 委員講堂 理論 人事 社會 法治 視頻 文化

首頁>專題>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會會議>全國政協十四屆常委會第四次會議>大會發言

王路常委:發揮海岸帶藍碳資源效用 助力“雙碳”目標實現

2023年11月20日 14:04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藍碳作為自然生態系統碳匯的路徑之一,是指海洋生物、微生物的生物化學作用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碳存儲在海洋中的過程。海岸帶藍碳是海洋碳匯的一部分,主要包括紅樹林、鹽沼和海草床等,具有顯著的高生產力,其單位面積固碳能力是陸地生態系統的10倍以上。我國有1.8萬公里的大陸岸線,海岸帶藍碳資源豐富,是少數幾個同時擁有海草床、紅樹林、鹽沼這三大藍碳生態系統的國家之一。有效挖掘海岸帶藍碳資源作用,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具有重要意義。2022年5月31日,海南首個紅樹林藍碳交易完成簽約,交易碳匯量3000余噸,交易額30萬元左右,該項目在未來40年預計可產生9萬余噸碳匯量,藍碳市場具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為此,建議:

健全規章制度。在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中,預先設定藍碳的概念,并借鑒林業碳匯建設的經驗,構建藍碳交易法律制度體系,為后期藍碳制度建立奠定基礎。就生態系統碳匯出臺管理條例或實施規則,將藍碳作為珍貴的公共資源納入海洋管理體系,配套研究制定海岸帶藍碳保護和修復的戰略規劃、行業規范、技術標準和考核督查辦法。藍碳交易所依托的海域屬國家所有,并不屬于私法上的財產權利客體,建議針對其公法管轄范疇的特性,確定藍碳相關權利的法律屬性,明確劃分公私利益分配和責任比例,構建公平合理的藍碳交易體系。

加大增匯措施。針對紅樹林,通過宜林場地選擇、樹種篩選、栽培技術應用、植后管護和監測,實施人工造林。針對海草床,通過改善和保護其生長環境提高其繁殖能力。針對鹽沼,通過水鹽和養分調控、固碳植物篩選實現濱海濕地固碳減排。三類生態系統的增匯舉措既要重視人工恢復,也要創造自然修復的條件,重點要嚴格控制填海造地,著力加強規劃引領、資源管理、監督檢查和法律責任等工作。

完善交易監管。針對國內藍碳資源特點和生態修復技術開發出相應的方法學,建立以持續發展和改善環境質量為導向的藍碳交易市場。落實藍碳市場監管機制設定,明確第三方機構負責藍碳市場的運行監管,實施項目開發、市場準入、貨款交接等交易全過程監管,保障交易真實合理。建立藍碳市場信息披露制度,保障藍碳交易各環節的透明度和公正性。營造藍碳碳匯項目開發的良好氛圍,吸引社會資本參與海岸帶生態修復保護,鼓勵社會資本投資項目開發。


編輯:張佳琪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欧美中日韩国产精品卡通动漫一区二区 | 在线观看精品综合一区 | 亚洲中文色欧另类欧美动图 | 一本清视频在线观看 | 天堂va中文在线官网 | 中文字幕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