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政協奮進新征程
政協奮進新征程 | 沈陽市皇姑區政協:推進“五個一” 助企“有干勁”
“臨床更傾向于親手操作,這項AI研發應用于醫療教學非常可行。”沈陽市皇姑區政協委員、遼寧中醫藥大學副院長宮照東說。“我們科創醫療企業需要精準臨床數據指引研發方向,需要臨床實踐檢驗產品。”沈陽埃森瑞爾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方志堅說。“我們身邊竟然有這么先進的科創企業可以為我們醫療教學和臨床實踐助力,以后不必再去外地找企業轉化科研成果了。”沈陽市政協委員、遼寧省眼內液檢測和臨床基礎研究重點實驗室負責人徐麗說。這一幕就發生在今年皇姑區政協主辦的“產學研”項目合作對接調研協商會上。
“全力打造宜居宜業創新型城區、奮力進入東北數字經濟創新發展示范城區”的“雙區”建設是一年多前皇姑區委確立的發展目標。據此,區政協將數字經濟列為2023年常委會會議重點協商內容,引導委員深入調研、開展協商,形成了《關于皇姑區數字經濟發展的調研報告》。
如何助力全區數字經濟發展?區政協黨組深入調研后,開展了助推經濟“五個一”專項行動。所謂“五個一”,即區政協領導干部每人聯系一個項目;幫助企業協調解決一個個難題;提出一件好提案、好建議;送一個政策禮包,把“皇鉆16條”、貸款利息補貼等皇姑區的惠企政策送到企業;建立一個招商引資服務經濟特別聯系小組。
按照“五個一”部署,區政協走訪調研企業100余家,收集并及時助推解決問題30余個。經過集中梳理,發現問題集中反映在五個方面:數創企業需要加強與發展較快的省外同行之間的交流;數創企業在研發經營中需要普及涉及知識產權的法律知識;數創、醫藥企業和醫療院所、重點實驗室等方有強烈的對接合作需求;部分中小微企業融資渠道不夠暢通;引進的企業受疫情影響需要一定扶持。
為回應數創企業擴大視野的需求,區政協主辦了“京沈聯動 數智共贏”數字經濟產業交流會;為回應數創企業對知識產權法律法規的需求,區政協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聘請了遼寧省知識產權專家庫入庫專家、知名律師施宏為全體委員和部分數創企業普及知識產權的常識;為回應流動資金短缺的企業需求,區政協協調相關職能部門和各大駐區銀行,召開“皇姑區銀行助力復工復產服務企業座談會”;為回應產學研對接的強烈需求,區政協主辦了產學研項目合作對接調研協商會……
“引進來的企業遇到困難,我們一定要幫一把。”區委有關負責同志反復強調。時任區政協主席林學家表示,區政協將充分發揮政協平臺優勢、資源優勢和委員聯系面廣的優勢,進一步搭建產學研一體化交流聯絡平臺,促進大院大所科技成果與科技企業合作對接,打通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渠道。而今,皇姑區共有市級以上重點實驗室等科技創新平臺108個、產學研聯盟21家、新型研發機構7家;共有科創孵化平臺63個、高新技術企業637家、在孵科技企業2800余家,展現了強勁的發展后勁。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