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政協奮進新征程
政協奮進新征程·西安篇丨未央區政協:探索民主監督新路徑 開創政協履職新境界
近年來,未央區政協以黨委政府滿意、人民群眾滿意、被監督單位滿意、政協委員滿意的“四個滿意”為目標,積極探索政協民主監督工作機制,有力促進了政協民主監督向縱深發展。
完善“一套制度”,構建民主監督新機制
2017年,中共未央區委印發了《關于加強和改進人民政協民主監督工作的實施意見》。同年,區政協印發了《政協西安市未央區委員會民主監督小組工作實施辦法》。2022年,對民主監督小組進行了及時調整,重新劃分了5個民主監督小組,把43個區級部門、單位納入民主監督范圍。同時,對民主監督員進一步細化分組,讓民主監督員相對固定,便于開展日常監督工作。
聚力“四個提升”,瞄準民主監督關鍵點
提升民主監督自覺性。區政協多次與被監督單位對接,先后9次召開會議座談協商,要求民主監督小組和民主監督員要“善于正確定位、善于準確切入、善于策劃組織、善于溝通協商”。
提升民主監督專業性。為了把民主監督工作做規范做細致,區政協為每名監督員配發了《民主監督小組工作手冊》,明確了監督員的職責,提出了監督的形式和方法,強調了開展監督的注意事項。
提升民主監督針對性。區政協堅持突出監督重心,把履行政協民主監督職能同落實區委的決策部署、助推政協事業發展結合起來,實現幫襯和促進部門工作的初衷。
提升民主監督實效性。在區政協領導帶領下,各監督小組深入各對口監督單位,逐個與每個單位的領導班子進行座談對接。各監督小組將提出的意見建議反饋給政協辦公室,政協辦公室以民主監督建議的形式正式轉發給被監督單位,確保監督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當好“五種角色”,發揮民主監督高效能
深化改革的“智囊團”。2022年以來,區政協圍繞“1+N+Y”技術保障體系建設、“一件事一次辦”以及證照聯辦等提出意見建議38條,有力推動了《未央區優化審批服務十條措施(2023版)》的制定。
作風建設的“檢驗員”。區政協抽派部分民主監督員走訪全區各服務單位,對發現的問題及時進行記錄,并進一步開展監督。
經濟發展的“助推劑”。為助推未央區高質量項目推進年各項要求落地落實,先后圍繞加強“綠色審批通道”和全流程線上辦理模式、用好“一會四函”工作模式、成立“金融顧問服務團隊”等提出意見建議19條,均被相關單位采納。
聯系群眾的“貼心人”。民主監督員走進社區,連續十年組織開展“感知冷暖、貼心關懷”社區傾聽服務活動,協調解決個別小區未通天然氣、使用高價電、排污管道不通等民生問題540余件。
樹立公信的“連心橋”。未央區法院在陜西省基層法院中案件受理數量長年位居第一,壓力非常大。有的當事人對于法院的解釋不理解,但對民主監督員第三方的解釋卻能認同。比如,一位當事人要借案件庭審筆錄遭到拒絕,將問題反映給了區政協民主監督員陳曦。陳曦告訴當事人庭審筆錄不能外借和拍照,但可以復查閱讀。經過協商,當事人當著主審法官的面,復查并抄錄了庭審筆錄,問題很快得到解決。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