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政在協商
講短話,講實話,講新話
——上海靜安區政協二屆三次會議專題協商會小記
人民政協網上海1月23日電(記者 顧意亮)“請各位委員發言前自報家門,掐頭去尾,直奔主題。”1月17日下午,上海市靜安區政協二屆三次會議進入“以擴大開放為動力,推進高質量發展”專題協商會環節,區政協主席丁寶定說道:“希望大家講短話,講實話,講新話。”
“跨境服務貿易有兩大支柱,離岸金融和數據流動。現在數據流動大熱,很多人在熱議。對離岸金融,則有些敬而遠之。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上海作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和深度鏈接全球的國際大都市,要在更高起點上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增強發展動力和競爭力。我想,離岸金融是應有之義。”首先拿到話筒的區政協常委何萬篷,打開話匣子就是一通“大實話”。
“離岸金融,吃的是風險管理的飯。” 何萬篷認為,我們當然要統籌發展與安全、開放與安全,但是也要摒棄“只要做,就有風險”“防不住、管不好”“反正現在市場需求也不大”等保守心態。他說:“不能因為怕風險,不能因為缺政策,阻礙了場景和項目的涌現。敢于跳出原來的框架去思考,敢把‘離岸’的風箏,放到全球的‘天空’上,在靜安、為上海,提升影響力、控制力,話語權、定價權。”
為什么要“講短話”?作為來自上海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的張芳委員一語道破“天機”——“話筒太難搶了,作為眼科醫生,手部力量還要更強……”
在委員們會心的笑聲和掌聲之后,張芳切入正題,“現在的醫療成果很大一部分來源于醫院的體系,同時也鎖定在醫院,以文章和專利的形式儲存了起來。我們急需政府來搭臺子,通過整合臨床研究成果和靜安區18家全球50強的醫藥企業,集成在一起,轉化成為產醫融合的共同體。通過這個‘共同體’,進而打造上海產醫融合體系建設的新基建,也為經濟發展提供一個新的引擎。”
“去年年底,習近平總書記在上海考察,第一站去了上海期貨交易所,對于我們這個行業也是一個很大的振奮。”來自新湖期貨的馬文勝委員介紹說,當前,中國在全球大宗商品領域是絕對的生產大國、消費大國,繼而通過中國的期貨市場形成大宗商品的人民幣定價全球影響力。
這和靜安有什么關系?上海,五個中心建設中有四個中心建設和大宗商品有關,同時已經形成了優勢。大宗商品的定價中心、貿易中心、風險管理中心,正在向上海集中。
鋪墊至此,馬文勝委員的“新話”也就呼之欲出了,他說:“靜安區作為上海的核心區域之一,有著優越的地理優勢,高度發達的高端服務業,成熟優質的營商環境,建議靜安大力培育大宗商品風險管理服務型企業的集聚。因為這類企業資金雄厚,兼具貿易、物流、融資、金融四類屬性,希望靜安做好區域規劃、政策支持的措施。”
“搶”到話筒的委員們,或講新話,或講實話,大家自覺講短話。話雖短,情卻長,用與會的中共靜安區委書記于勇的話來說,“我們從中感受到了各位委員對靜安的熱愛。”
對于委員們的“新話”和“實話”,于勇評價說,大家從不同的角度、不同層面探討如何推進靜安高水平改革開放和高質量發展,講得很深刻,特別是委員們提出的意見和建議,很有見地、很有價值,讓我們共同努力,推動靜安各項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上海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編輯:位林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