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地方政協全會掃描>新聞動態
聚力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巴渝“新場景”
——重慶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大會發言側記
1月22日下午,重慶市政協六屆二次會議第二次大會在市人民大廈禮堂舉行。16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市政協委員精神抖擻地站上發言席,為打造中國式現代化的巴渝“新場景”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廣泛凝聚共識合力。
聚焦“高質量” 打造現代化產業新場景
在今年的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中,“高質量”一詞頻頻出現,也成為委員建言的聚焦點。
“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是培育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的重要基礎。”代表民進界別發言的劉賢寧委員呼吁,以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為重點,遴選一批專注于細分市場、創新能力強、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作為培育對象,制定梯度發展規劃,細化孵化路徑。
在工商聯界別的洪敏委員看來,要引導民營企業抓好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機遇,全面摸清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協同性強的主推產業發展現狀,打造“一站式”服務平臺,推動民營企業“抱團出海”。
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加快發展,是主動參與國際能源產業競爭的重要賽道。農工黨界別的孫紅光委員建議,健全聯動機制,保障新型儲能發展良性互動,高質量打造產業鏈條。
聚焦“高品質” 打造新型城鎮化新場景
“深入推進以人為本的新型城鎮化,提高城市綜合承載能力”是今年重慶十個方面重點工作之一,如何貫徹落實?
代表環境資源界別發言的程志毅委員建議,大力推動長江經濟帶污染治理和生態保護,加大市級財政支持力度,創新投融資機制,多渠道引入社會資本,加快補齊環境基礎設施短板,加強水資源合理開發利用。
新型城鎮化“高品質”的內涵離不開人文支撐。代表無黨派界別發言的焦興濤委員呼吁,加大“雙一流”高校和學科建設投入,助力打造重慶美術教育高地,打造重慶美術史博物館等現當代美術館群落。
民革界別的喬宏委員希望把市域產教聯合體建設作為重慶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改革的“先手棋”,通過聯合制定標準體系、打造產教聯合體“一件事”平臺、細化產教聯合體內部運行監測指標等舉措,把重慶打造為全國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引領區。
聚焦“高效能” 打造社會治理新場景
“去年9月,我市建成全國第一個‘工會+法院+檢察院+人社+司法’群眾性勞動爭議化解工作‘五方聯動機制’。”總工會界別的何建軍委員希望,持續深化“五方聯動機制”建設,加強業務多跨協同,穩步開展區縣試點。同時,運用“數字重慶”建設成果,在“渝快辦”“愉快政”等平臺設置“五方聯動機制”功能模塊,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路。
如何完善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制度機制?近年來,全市政協堅持把聯系界別群眾作為委員履職的重要抓手,既為委員聯系界別群眾、參與基層協商搭建了平臺,又為群眾有序政治參與、表達利益訴求拓寬了渠道。為此,鐘遠平委員建議,持續暢通各民主黨派及界別委員聯系群眾的工作機制,建立網上聯系界別群眾新平臺,聯袂打造一批“云端”產品,形成上下聯動、系統集成、協同高效的履職矩陣。(記者 凌云 通訊員 陳元洪)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