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24地方政協全會掃描>實時新聞
讓文化藝術在上海更顯魅力
——上海市政協委員提案呼吁打造吳昌碩美術館
“問題何在,困難何在,阻力何在,究竟路在何方?”日前,在上海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上,市政協常委方奇鐘、鄭楊、盧慧文、王俊、方玥、方建安、楊文悅、劉惠莉等聯名提交提案呼吁:“吳昌碩美術館現在不建,更待何時?”
吳昌碩是中國近代文化藝術巨匠,是中國古代書畫藝術的繼承者、近現代中國繪畫藝術的開拓者。吳昌碩積極促進中日文化交流,晚年抱病作畫,義賣捐資,在他的帶領下,眾多書畫家提供了義賣作品,積極投身于上海的解放事業。
記者了解到,十二屆、十三屆上海市政協期間,以市政協委員牽頭聯名和界別聯名的形式,分別提交提案,建議建設吳昌碩美術館。提案立案后,也得到了歷屆主席會議的充分肯定和助力,會同相關部門針對提案開展系列調研,召開不同形式的座談會。
直到市政協十四屆二次會議,為何還在呼吁建設吳昌碩美術館?
方奇鐘常委介紹說,目前,吳昌碩紀念館坐落在陸家嘴中心花園草坪中央,一座古建筑風格作為吳昌碩紀念館也是名副其實、恰到好處的。但是,由于房屋屬于租賃,管理方面等專業程度欠缺,造成吳昌碩紀念館的作用未能充分發揮。
在市政協相關領導看來,癥結還是在于上海文化領域存在的體制、機制的障礙,市區二級分擔機制不夠完善。當前,中共上海市委正在研究部署全力建設習近平文化思想最佳實踐地的行動方案。讓東方之都更美,讓紅色之都更紅,讓文化藝術在上海更顯魅力,這件聯名提案正當其時。
在聯名提案中,常委們也貢獻了各自的建議:吳昌碩美術館可以首選在山西北路區域附近。這里是吳昌碩在上海從事文化宣傳、交流時的住處,有文化根源,有故事情節,同時結合蘇河灣區域規劃布局,與四行倉庫文化隔望相映,體現上海文化的根基和策源魅力。
也可以結合上海徐匯西岸文化產業的發展,在西岸區域規劃建設吳昌碩美術館,結合西岸文化布局,龍美術館等文化藝術資源一起,為西岸文化產業健康、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和文化資源。
又或者在原有吳昌碩紀念館的基礎上,完善房屋租賃權限,確保紀念館的永久性。組織吳昌碩紀念館的專業管理團隊,確保管理的有序性、嚴肅性。(記者 顧意亮)
編輯: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