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筑夢現代化 共繪新圖景·委員履職故事
委員履職故事丨全國政協委員杜明燕:為馴鹿“尋路”
這個冬季,冰雪里的哈爾濱迎來了旅游熱浪。馴鹿在中央大街巡游的畫面意外出圈,游客也在這個冬季,一睹馴鹿這個罕見動物的真容。
“馴鹿代言人”“委員記者”“呼倫貝爾旅游宣傳大使”……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滿洲里市政協副主席杜明燕身上有諸多“標簽”。
成為全國政協委員以來,杜明燕緊緊圍繞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森林草原生態建設和文化旅游產業發展、殘疾人保障等內容提交提案。在此期間,她一直鍥而不舍地為鄂溫克族的馴鹿“發聲”。如何保護中國最后的馴鹿物種和種群?如何改善獵民生活?……這些問題一直縈繞在她的腦海中。
杜明燕所在的鄂溫克族被稱為“中國最后的狩獵民族”。馴鹿與鄂溫克族相伴相生,但馴鹿不同于牛馬羊等家畜,需要長期在森林苔原中覓食,并不適合圈養。受種群退化、放牧范圍和環境、森林防火等多方面的限制,目前我國馴鹿養殖點和馴鹿數量不增反降。數據顯示,我國馴鹿只有1400余只,以此為基石的鄂溫克獵民“使鹿文化”也面臨傳承困境,圍繞馴鹿產生的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
解決馴鹿的生存問題需要一個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杜明燕已經做好了長期為馴鹿“尋路”的準備。多年來,杜明燕多次深入呼倫貝爾市鄂溫克族自治旗和8個鄂溫克民族鄉進行調研,了解他們的生活狀況、所想所盼。調研中,杜明燕了解到,由于該地區歷史欠賬多、發展底子薄、地理位置相對偏遠等原因,使得地方產業轉型壓力大、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落后、財政支撐力度薄弱。找到問題的癥結后,杜明燕隨即提交了多件提案及社情民意信息,并將問題反映給相關部門。
杜明燕建議,林草部門在苔蘚豐厚的北緯52°區域劃定馴鹿養殖繁殖區;設立馴鹿繁育保護中心,為馴鹿改良和疾病防治及科研提供配套服務。同時,讓放下獵槍的鄂溫克族融入大興安嶺生態保護與建設中,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履職以來,杜明燕持續圍繞保護好呼倫貝爾這片綠水青山、發展生態旅游建言獻策。她表示:“幫助百姓走上致富路是我的目標?!?/p>
“作為全國政協委員,我不僅要提出問題,還要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措施。今后,我要繼續在調查研究中建言資政,在增進共識中凝心聚力,在服務大局中助推發展,在履職盡責中擔當作為?!倍琶餮嗾f。(融媒體記者 陳姝延)
編輯:李敏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