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委員故事>發揮“三個作用” 爭當合格委員
勝桂紅:“把家里的寶貝介紹給更多的人”
勝桂紅: 河南省安陽市政協委員、安陽殷墟志愿講解員
人民政協網2月27日電(記者 王有強 通訊員 王海峰)2月19日10時許,出席河南省安陽市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的政協委員陸續抵達會議酒店。在一樓報到處,記者見到了參會的市政協委員勝桂紅。她告訴記者,這次全會她帶來一件《關于加快把安陽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的提案。
“殷墟是世界文化遺產,在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文明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在我國歷史文化遺產中具有地標意義。”勝桂紅表示,要為深化培育以甲骨文為標志的文化品牌、加快把安陽殷墟甲骨文打造成為中華文化新地標獻計出力。
據記者了解,勝桂紅委員是一名流行病主任醫師,從事疾病控制工作已有30多年,這次她的提案主題著實讓記者有點意外,仿佛和她的工作有些不搭界。而經過深入采訪了解,記者又看到了勝桂紅的另一面。
“從2013年開始,我就在殷墟博物院當志愿講解員,到現在已經10余年了,如今又可以在新館繼續志愿講解了。”講述起自己的“業余愛好”,勝桂紅的臉上泛著興奮自豪的神情。據不完全統計,勝桂紅已經在殷墟景區志愿講解300余場,服務游客2000余人,多次獲得景區優秀志愿者稱號。
“剛開始當志愿講解員時,我碰到過一對從北京來的老夫妻,他們參觀結束走到大門口時,一邊走一邊埋怨:‘殷墟有啥好看的,一堆破瓦片、一堆白骨頭,90元(當時門票90元一張,而且當時還沒有老人減免優惠政策)白搭了,真不值。’兩人的話剛好被我聽到,我就上前告訴他們,我是志愿講解員,可以免費帶他們重新參觀一遍,并免費講解。”勝桂紅回憶,自己重新帶他們到地下宮殿參觀,并認真講解了每一件文物和文物背后的故事,經過1個多小時的講解,老兩口很滿意,一直道謝。勝桂紅再問:“90元門票值嗎?”他倆連連說太值了。
“殷墟知識性很強但觀賞性不足,沒有講解,很多游客是欣賞不了的。經過志愿者認真有趣地講解,很多游客會成為‘回頭客’,介紹更多的朋友或帶孩子重返殷墟參觀。”勝桂紅說。
“立足歷史文化資源,通過數字技術、主題策展、沉浸式演藝等多領域手段,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多角度、全方位了解當地特色文化。”這是勝桂紅在2022年安陽市政協全會期間提交的提案中提到的。
關于沉浸式文旅如何發展,勝桂紅思考了很久,她一邊進行志愿講解,一邊向旅客調研,了解他們的想法,整理成可行的建議。此外,她還根據自己在景區的親身體驗,把如何搞好游客引流工作思考和建議寫成了提案。2023年在安陽市政協全會聯組討論時,勝桂紅面對市長高永提出了“提升安陽旅游形象‘文字旅游’應該先行”的建議,得到了高永的充分肯定。
“勝桂紅在解說中有股熱情和鉆勁,帶著思想干工作,經常提出一些改進工作的思路。”殷墟景區領導這樣評價她。2024年1月23日,勝桂紅接到了殷墟博物館的通知,她的面試通過了,將參加殷墟博物館新館志愿講解員的培訓,成為新館第一批志愿講解員。
“我愛殷墟,我愛殷商文化。我愿意把家里的寶貝介紹給更多的人。”勝桂紅說,當好志愿講解員也是政協委員“沉浸式”履職的一種方式。今后,自己將繼續解讀好文物承載的文化基因,讓大家更好地觸摸過往、感知歷史,推動殷商文明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
編輯:張佳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