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提出要打造新質生產力,就是提倡利用科技創新帶來對生產力的巨大推動,其中的重要抓手就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實現新舊動能轉換,推動傳統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全國政協委員、360集團創始人周鴻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在周鴻祎看來,新質生產力的核心是以科技創新驅動生產力,傳統行業的科技創新靠的是產業數字化,而數字化的高峰和本質最終的是智能化,只有通過智能化才能實現業務的自動化。大模型解決的就是自動化的一部分,所以用大模型來驅動業務本身就是在打造新質生產力。
周鴻祎表示,2024年會是大模型場景應用元年,中國企業除了在通用大模型上保持跟進和追趕之外,還要想辦法把大模型和各個企業,特別是新型工業化的主角——制造業相結合,將大模型向產業化、行業化、垂直化和深度定制方向發展。我國擁有全世界最完整的產業鏈、最全的工業門類、最多的企業場景紅利,大模型作為生產力工具,可以與傳統產業進行“數轉智改”結合,成為產業數字化的重要賦能者。“比如有一萬家企業,每個企業選兩個場景做兩個大模型,我們就會出現兩萬個場景大模型。這兩萬個大模型又能與企業原來的數字化系統融為一體,這將對中國的產業數字化、新型工業化產生巨大的作用,加快形成以人工智能為引擎的新質生產力。”周鴻祎建議。